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2017電影筆記066-韓/美《玉子》(Okja)

由奉俊昊執導,在坎城影展惹起爭議的《玉子》跳過了院線端發行、直接在網路串流平台發表映演策略,影展大會因此訂製了「NETFLIX條款」,規定明年起參賽作品必須先在戲院上映,而回到韓國公開上映後更遭到三大院線聯合抵制,差點無法上映! 電影描述農業科技大廠米蘭多透過基改技術創造出巨型豬隻,並透過選秀節目將豬隻交給全球各地農夫放養,藉以掩飾其實際豬隻來源。十年過後,由韓國女孩美子與其負責的「玉子」成為玩伴與至交,當公司準備回收豬隻到美國進行神豬競賽時,美子決意跑遍天涯海角也要將玉子帶回山林的家鄉。 類似小孩與動物深厚情誼作為情感核心的電影很多,甚至讓人想起史蒂芬.史匹柏的《外星人》,而奉俊昊的作品不只這樣,除了他一貫出色的故事描述外,《玉子》擁有高度的社會諷刺意涵。除了針對食品企業與動保團體提出質疑與諷諭外,更探討了全球化、消費主義與科學倫理,進一步帶出主角與玉子間那份純粹的情感,成功凸顯出人類行為的荒謬及自私。 栩栩如生的特效以及設計縝密的動作戲,更是兼具娛樂與衝擊性。 奉俊昊無疑已是南韓當下最能兼具議題論述、商業潛力與全球化語彙的導演,雖然電影說來殘酷,但卻是破解大企業謊言的良方! 駭人怪物導演新片【玉子】HD中文正式電影預告

2017電影筆記065-台北電影節:澳洲《厭世青春戀習曲》(EMO the Musical)

這是暗黑版的《歌舞青春》,超鬧的高校音樂劇,既厭世又洋溢青春,既狂躁也很輕快,既揶揄卻世故地討論信仰,支撑全片的歌曲也不錯,帶著我家17歲的女兒一起看,非常輕鬆愉快,是一部值得推薦觀賞的電影。 本片為澳洲年輕編導Neil Triffett改編自己2014年同名短片,故事 描述熱愛龐克樂的厭世少年,轉學後加入怪咖聚集的搖滾樂團,卻愛上散播「愛與信仰」的福音樂團萌妹! 雖然基督和搖滾看似站在對立面,但結合時而輕快,時而躁狂的樂曲,呈現出主人公對於青春的執著與每個人內心嚮往之不同,其實大家都只是喜歡各自熱愛的事物,不必互相傷害。縱使有時迷失,有時放縱,其實都是生命的過程與歌頌,若能惺惺相惜、攜手合作豈不更好? 故事清準剖析了高中校園的次團體文化與標籤框架,在認同價值衝突中,拆解雙方陣營的假道學與假掰,有趣地利用宗教與龐克的刻板印象作為喜劇反差基底,使觀眾大笑之餘,又能察覺生活當中存有類似價值觀評斷的偏差。雖然編導刻意弱化了「家庭」的角色有點可惜,但音樂有其對於年輕人的特殊渲染力,傳遞足夠的信念與正能量,大家若因此能融合共存、包容尊重,莞爾地找到自我的方向,那樣的多元世界就真的太美好了!不以宗教評判他人,或許才是宗教的真正良善。 [※註:emo是個比較含糊不清的俚語,常用來描述某種流行或與劇烈搖滾樂(hard rock)有關的流行、文化、音樂,也可以用來講一種態度(to "feel emo")] 2017台北電影節|感官嘉年華|厭世青春戀習曲 Emo the Musical

2017電影筆記064-美國《猩球崛起:終極決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特效絕對無法成為爛片的護身符,看《變形金剛5》就知道,但同樣使用大量特效、非人類主角的本片,卻成就了接近史詩的格局。 襲捲全球的病毒讓猩猩的智力突飛猛進,使人類瀕臨滅絕。在軍事將領「上校」的指揮下,武裝軍人對凱薩所領導的猩族,展開毫不留情的捕獵與屠殺;隨著上校的計畫逐漸展開,凱薩最終意識到,威脅著人類與猩猩未來的,不單只是單純的復仇殺戮這麼簡單。 純就商業電影來說,本片有不少可觀之處。無論演員的演技或猩猩的動作的擬真捕捉如臻化境,視覺上栩栩如生。幾段強調靜肅秘密的突擊場面動作戲相當緊繃,配樂與音效也恰如其分,大景深大場面大爆破也讓人快感十足。 不同文化族裔產生衝突是史詩大片的固有套路,雙方都有無法放下對異族的疑慮仇恨者,也有不願兵戎相見、希望化解歧見之人。事實上這場戰役絕非人類和猩猩大戰,一路看完才發現裡面的戰爭除了凱薩的內心交戰,到步上科巴的仇恨之路,以及和心魔的對話,再到他對仇敵的同理心,最後圓滿自己的一生外,還有人類自己的「內戰」,都有非常豐富的隱喻。 猩球崛起:終極決戰 |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繁中官方預告)

2017電影筆記063-台北電影節:香港《29+1》

一齣舞台劇,從2005年開始連續九年演出近百場,刻劃年近三十都會女性在職場、家庭、情感中的各種困境,累積近五萬名觀眾後,從小舞台搬到大螢幕,由劇場原導演彭秀慧親自擔綱導演。 周秀娜與鄭欣宜兩人互不相識卻因為一本日記結緣,雖然全片以周秀娜飾演的林若君為主軸,藉她的不同經歷引領她反思到人生階段與記憶以及自我到底為何物,但是鄭欣宜的登場才讓電影有了亮點,鄭的性格開朗積極而且重視感情,與周過於謹慎且全心投入工作恰成對比,當周在家庭、事業、愛情感到失意時,她開始從閱讀鄭的日記而得到啟發。逐漸地想改變自己,嘗試放下人生種種負擔,享受每一刻帶給自己的快樂。 香港自許鞍華與張婉婷之後已經很久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女導演,雖然本片技法略顯生澀,但許多景框構圖以及捕捉貼近香港城市風景的攝影都讓人眼睛一亮,許多對白也極富文學色彩,帶入沈殿霞的故事更讓女兒鄭欣宜的演技得以發揮。 「活在當下」誰也懂說,但怎樣才能活在當下?既然是選擇,就會有代價。不過有時候太忙,就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的東西。 《29+1》:終極預告

2017電影筆記062-台北電影節:喬治亞/德國《老娘離家記》(My Happy Family)

這是一部可以開拓心靈視角的家庭電影,故事發生在黑海邊上的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國土上三代同堂的故事,竟與我們的處境如此相似。 女教師瑪娜娜沒有另結新歡,否認對家人不滿,卻在52歲生日晚宴隔天,向家人宣告準備多時的離家計畫,頭也不回地放下一切,只留下一句:「別來煩我」。親友認定她幸福美滿,但結婚 25 年來的家庭沈重負擔就像幽靈般糾纏,妻子、母親、女兒三個角色讓她窒息(導演多次以手持鏡頭跟隨在女角身前身後,以狹迫空間突顯身置其境感),她渴望擁有個人空間與自由,於是華麗地轉身。 這貌似和睦的婚姻,有當事人渾然不覺的外遇,有年輕世代夫婦的無法獨立,更有父母長輩的過份關心。 電影呈現了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從屬地位:女性是一個家庭的面子,她的抉擇代表了 家庭 ,但她的 想法卻無法被聽見 。 女性主體如同隱身在制度之下,變得可有可無。她只是想獨處享受恬靜自由,吃着蛋糕,聽着莫扎特,靜靜地看着陽台外的風景。出走,並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 被孫女擲傷額頭的爺爺那篇對白讓人拍案叫絕:「...共產黨都弄不死我,全家只有我活了下來...但是我現在還要活在你奶奶這個政府之下XD」一段話就道盡了國族與家族的命運。還有瑪娜娜最後問索索那句話 :「 你知不知道你是誰?你的人生是怎樣過的?」更是寓意深遠的發問。 電影音樂的運用相當出色,喬治亞歌曲和聲超好聽,要來找找看能否買到原聲帶! 2017台北電影節|感官嘉年華|老娘離家記 My Happy Family

2017電影筆記061-日本《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Tomorrow I Will Date with Yesterday's You )

日本熱賣150萬冊暢銷小說改編而成,作為一部「跨時空」和「青年純愛」題材的電影,本片充分發揮日本純愛電影的動人元素,加上俊男美女的組合,非常容易入口即溶。 男女主角相反時間流動方向的奇幻設定與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類似,但是須請各位看倌勿用科學腦去追究合理性,「珍惜當下」與「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才是本片宏旨所在,同理了, 才會懂愛。就像如果你二刷此片時,看到兩人第一次見面,福壽愛美的第一滴淚,也應該會感到一陣惆悵與鼻酸。如果有那份浪漫感有一絲絲鑽進你的心裡,那這部電影便成功了! 邏輯一向是「跨時空」類型電影的硬傷,但既然是幻想,就可以天馬行空,就像愛情本身,是不需要邏輯的,即便那卅天是「按表操課」,但因為知道彼此終將錯過,南壽和愛美能更珍惜在一起的每一時刻。鏡頭很美、柔焦光線很美、京都風景更美,你也可以來一場與電影的戀愛約會!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 - 連水尢都感動落淚的愛情電影

2017電影筆記060-台北電影節:比利時/黎巴嫩《烽火公寓》(Insyriated)

本片設定背景是敘利亞的戰火世界,但全片場景皆發生在一棟公寓的限定空間內。導演菲利浦.梵樂福是攝影師出身,他以現實主義的手提攝影將戰爭帶入家戶,帶進鎖在門後的凡人,聚焦在百姓面對戰爭時的求存勇氣與道德選擇,以及,當戰火來襲時,是沒有人可以倖免的。 屋外槍砲聲乍響,公寓內缺水缺電,屋裡人盡可能按照作息生活並試圖苦中作樂,一對借宿夫妻原本計劃著盡速潛逃,豈料出門張羅的丈夫發生意外,不速之客的敲門聲起,努力維持家居平衡的主人太太怎麼選擇自保、保護他人?相較於戰場上的傷痛與死亡,本片讓我們看到的百姓世界讓人感到更可怕也更心酸。 本片片名"Insyriated"是導演自己發明的字,應該翻作"敘利亞化",梵樂福導演親自來台受訪,也熱情回答問題,可以強烈感受他的人道主義,他用小成本小製作讓我們對於戰爭的恐懼感同身受,對於道德抉擇更是惶然嘲弄,在那樣的世界裡,人性尊嚴早已蕩然無存矣。 (現場等著導演合影的人太多,我就側拍紀念一下囉!) 2017台北電影節 │ 國際新導演競賽 │ 烽火公寓 Insyriated

2017電影筆記059-美國《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J.K.羅琳還是捨不得那個她一手打造的魔法世界,親手重啟了一個五部曲的外傳,這是第一集,哈利波特迷都迫不急待地前往朝聖。故事從年輕的奇獸學家紐特.斯卡曼德抵達紐約說起,整部電影,就像紐特的皮箱,把你我帶進一個新的奇幻世界,而主角再也不是幾個糾結青春期的少年,而是一個偏於「大人的世界」,甚至還多了幾分政治味。 我沒有著迷於哈利波特系列,奇獸專家紐特的抓寶也讓我一直聯想到卡通《神奇寶貝》,甚至本片的絢麗奇幻程度並不令人驚艷,但是這個全新的故事對大人而言,應該比原系列要來得好看。較為成熟的人物與對白,及放入世界觀的故事架構,還有讓人找彩蛋拼命想找出本片與哈利系列的關聯,讓人感到既熟悉又有溫度。 雖然搜刮金銀財寶的玻璃獸萌翻全場,但本片的重點並不在怪獸,除了批判美國史上惡名昭彰的女巫審判歷史(魔法國會一心要把巫師社區鏟除),還可以看出羅琳暗地影射政治,企圖探源出恐怖主義的起源(從小就被壓抑的魁登斯所產生的恐怖物體),「種族主義」與「菁英主義」形成的偏見與歧視更是無所不在。下一集羅琳會怎麼說故事,紐特是否還是主角,鄧不利多怎麼出場,魁登斯是生是死?好奇殺死貓,只能等了。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終極官方預告 【分析】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重點不是怪獸 18個《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彩蛋分析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13-電影中的橡膠史

橡膠在國際經濟與政治史上,扮演要角已經超過150年。國家地理雜誌上寫著:如果你想發動一場工業革命,一定需要三種原料:用來製造機械鋼材的鐵、用來驅動機械的石油,以及用來連接並保護活動零件的橡膠。現代人談起橡膠,都會先聯想到化學物質製造的人工合成橡膠。其實,全球超過40%的橡膠來自於樹木,特別是巴西橡膠樹。合成橡膠成本低,但較脆弱、彈性差,如果要製造保險套、手術手套到飛機輪胎這些不能出差錯的物品,天然橡膠才是首選。 我們先看一張圖,2006年與2016年全球橡膠產量分析比較,可以發現東南亞天然橡膠產量幾乎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三強。橡膠樹 原產地巴西,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這是怎麼一回事?深究這些課本不教的原物料歷史,根本就是一篇帝國主義的偷竊與掠奪史。 天然橡膠原產於南美亞馬遜河流域,早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使用橡膠使鞋底和織物防水。他們還用橡膠製作容器與球,歐洲人發現之後,試圖製造出防水的橡膠織物,但是,天然橡膠在炎熱的天氣下會變得很黏,天冷時又脆弱異常。直到1839年,美國的查爾斯•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在加熱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時發現用這種方法製作出的橡膠很堅韌,且不會受天氣影響。 工業革命後全球對橡膠的需求不斷增加,當時在巴西雨林區坐擁天然橡膠園的業主,以慘無人道的方式強迫印地安原住民深入叢林採取天然橡膠,不配合的部落予以虐殺,有超過八成的原住民人口因此滅絕。不過當原住民被消滅殆盡之後,業主不得不對外招攬橡膠採收工人,也使得經營成本上升。 1874年,英國政府以每千顆種子十英鎊的代價,授權亨利•威克姆(Henry Wickham)採集「一萬顆或更多的橡膠樹種子」帶回英國,為此他買通巴西海關官員,將種子帶回了英國皇家植物園繁殖,再輾轉將種子與植物分發到印度及中南半島大英國協的殖民地上,這樣橡膠才從西半球轉到了東半球。 2012年有一本有趣的歷史圖書《橡皮推翻了滿清》,就是用大歷史的角度來剖析滿清滅亡的背後經濟因素其實與橡膠公司的股票泡沫化息息相關。隨著福特T型車在1908年的出現,橡膠的價格飆漲,在1910年到達最高點,一夕之間成為全球熱錢追逐的熱門生意。當時全為開發南洋橡膠資源而成立的公司達到122家,《泰晤士報》指出,其中有超過40家都設立在上海。據梁啟超後來的回憶,當時上海人炒作橡膠股

2017電影筆記058-台北電影節:瑞典《薩米的印記》(Sami Blood)

十四歲那年,少女義無反顧地離家遠去,從此艾拉瑪亞這個名字被留在山上;此後,她成了克莉絲緹娜,過的是自己為自己選擇的人生,她選擇下山、選擇融入瑞典人的生活、選擇過一個不是薩米人的人生。 我們一直以為,斯堪地那半島上住的都是維京人的後代,不曉得那裏有一群受壓迫的少數民族-薩米人,而原民文化受到外來的強勢文化的迫害,舉世皆然,更何況是八十年前那充滿歧視年代裡的人們。 《薩米的印記》部分故事取材自導演奶奶的親身經歷,是來自薩米家庭的導演Amanda Kernell處女作品。除了文化認同問題之外,本片更是一部追尋自我認同的電影。導演使用了大量的臉部特寫鏡頭,讓觀眾清楚感受人物內心的恐懼與迷惘,深刻而誠實。而回家的路太長,在妳終於跨越隔閡、爬上山坡與自己的過去和解時,回頭看已經是一輩子。 2017台北電影節 │ 感官嘉年華 │薩米的印記 Sami Blood 北極圈最後的土著—馴鹿的好朋友『薩米族人』

2017電影筆記057-美國《失落之城》(the Lost City of Z)

人類探險的腳步從來未才停歇,而你是否相信在亞馬遜的雨林盡頭,還有神秘的角落,或許曾經有過璀璨的文明,默默的被埋沒在叢林裡。而冒險絕不浪漫,沒有了美女、沒找到寶藏,一群前撲後繼的冒險者,究竟受了甚麼誘惑而來?男主角珀西向兒子傑克說:「生命充滿神祕,我的孩子,我們踏上別人無法想像的旅程,光就這點便足以令我們釋懷。」而故事主角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更傳言是《法櫃奇兵》電影的啟蒙開端。   很少有探險電影拍的這般冷靜,毫不激情,充滿理想主義。 《失落之城》有雨林探險以及一次世界大戰等大時代大地景的背景,但緩慢的步調與波瀾不驚的劇情,更像是一部文藝寫實片:沒有浪漫美化探險的過程與結果,只有呈現行動的算計與現實的困境。珀西原本是需要一趟轟轟烈烈的任務讓他贏得權勢,後來亞馬遜竟成了他魂牽夢縈的叢林幻夢地。 電影其實講的是文明與野蠻,男主從貪婪探索未知,到學會敬畏自然與在地文明,從而凸顯西方霸權文化的傲慢。土著嚮導的那句台詞:「我替你感到難過,英國人,我是自由的,但你們在叢林中無處可逃。」正是全片宏旨所在,電影最後結尾那顆鏡頭,更是具有深意,鏡像與現實,是那麼近又那麼深不可測。 南美探險團神秘蒸發【失落之城】HD中文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