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不是殺手,刺客的英文叫做「Assassin」,殺手叫「Killer」。刺客多為政治集團服務,或有個人的政治訴求,他們殺人有原則,刺殺對象多為政治首領或腐敗官僚;而殺手為金錢服務,不問是非,殺誰都可以。刺客有俠氣,殺手有銅臭味。刺客不以成敗論英雄,殺手基本就只是論件計酬。
「Assassin」這個詞語源自中古時期活躍於中亞山區的穆斯林異端教派「阿薩辛派」(Ḥashāshīn),該教派以秘密暗殺組織聞名,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木剌夷,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亦有提到阿薩辛派創始人哈桑·沙巴(書中稱為山中老人霍山)。
李白的《俠客行》當中寫著:「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身藏身與名」鮮明刻畫了古代刺客形象,這些身懷絕技的「隱形人士」有的受過嚴格專職訓練,有的受客觀環境影響偶然成為刺客。有人單獨作案,有的多人協作。《史記》當中有《刺客列傳》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六位刺客,家喻戶曉。
中國歷史有三個刺客盛行的黃金時期,刺殺事件頻繁。一是春秋戰國時期,權勢公子養士的門客裡有大量刺客人選。第二個時期是中晚唐到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戰火連綿,刺客是藩鎮間快速吞併的排頭兵。古代刺客們具傳奇性和戲劇性,他們身上有迷離的氣質及高強的武藝,重諾輕死、任氣豪俠的形象更是適合電影藝術創作。清末到民國,各類暗殺異己的活動層出不窮,刺客形象開始質變,更多結合了大時代融合的無政府思潮,甚至有點接近恐怖主義的活動。
中國史上「最上鏡頭刺客」當屬荊軻,我們對這段太史公筆下的故事很熟悉,電影裡有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周曉文的《秦頌》,講的都是風蕭蕭兮易水寒,荊軻與高漸離刺殺秦始皇的故事,而始皇帝儼然是被刺殺頻率最高的君王。張藝謀的《英雄》刺殺對象也是秦王,只是李連杰飾演的刺客無名最後為了「天下」,而「英雄惜英雄」放棄了刺殺行動,老謀子也從此背上投誠當局的罵名。無巧不巧,《荊軻刺秦王》之後的陳凱歌也是一路走了下坡。
最早刺客題材的華語電影應該屬1967年,邵氏公司出品張徹導演的《大刺客》,該片講的是戰國時期魏國的聶政去刺殺韓國的宰相俠累的故事,充滿陽剛暴力美學之外,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大刺客》裡的聶政,顯然是張徹的理想人格:「一腔熱血一把劍,不知該交給誰」「趁著年輕,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1971年,同樣是邵氏導演的鄭昌和拍的《六刺客》,講的是晚唐昭宗時期,鎮國公李明恃強凌弱,引起民憤,被刺客暗殺的故事。侯孝賢《刺客聶隱娘》的故事同樣發生於晚唐藩鎮割據時期,一般認為這則故事除了探討女性地位,還包含當時盛行的道術、劍俠等背景知識。聶窈生於官宦之家,卻被母親送到荒山野嶺習武成為刺客,最後覺醒於人性道德面,認為殺了魏國的藩王會引發政治動盪,決定選擇隱歸山林。可見我們這一代的老導演們,自小多受到武俠小說的影響,每個人身上都有俠的精神,連一向拍文藝電影的侯導,最終也用自己的手法拍攝了這樣一部武俠類型的電影 。
清朝的呂四娘、刺殺組織「血滴子」的故事,頻頻被搬上銀幕。除了早期邵氏電影外,近期有2012年香港劉偉強導演的《血滴子》,這個冷兵器還曾經是我童年的噩夢!2009年,陳可辛監製、陳德森導演的《十月圍城》也呈現清末各路志士仁人保護孫中山免於被清廷派來的殺手暗殺的虛構故事,甄子丹重點應付的就是刺客薩鎮山。李安的《色.戒》也是講暗殺,改編自張愛玲短篇小說,一群愛國學生自發組成暗殺組織成了國民黨外圍團體,想要暗殺「漢奸」易先生,結果因為女主王佳芝的一念之差,賠上了年輕性命。
韓國安重根1909年在哈爾濱火車站槍殺日本帝國朝鮮總督伊藤博文的經過,2004年曾由徐世元改編電影《安重根》,一直有傳言張藝謀想重拍這個故事。韓國另有一部電影《暗殺》(2015年)則是以「尹奉吉的暗殺行動」為歷史背景改編的故事,電影里許多人物都有歷史原型。不過很多人是因為女主角全智賢才買票入場的。
尊崇武士精神的日本也是愛拍刺客的國家,許多大名、藩王、幕府門下的武士、忍者,就是刺客的化身,像《少女殺手阿墨》就是著名刺客,而電影《十三刺客》、《四十七人之刺客》有兩三個版本,2014年阿部寬、中井貴一的電影《石榴坡的復仇》講的也是幕末武士,在進行刺殺活動後的人生變故。日本從幕末到明治維新這一大變革歷史時期,由於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互相角力,地方上各種政治勢力互相傾軋爭鬥,刺殺政敵與異己的行動屢見不鮮,翻開《幕末》、《浪客劍心》、《新選組》這些小說、劇集,裡面是一個接一個刺殺的故事。
在歐美電影裡描述的刺客,通常指專業暗殺人員,往往是暗殺政治大人物,特別是美國總統,包括虛構的《空軍一號》、《刺殺尼克森》(The Assassination of Richard Nixon, 2004)與真實發生過的《林肯》和《刺殺甘迺迪》。南北戰爭勝利後不久,林肯就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裡被演員約翰.布斯槍殺。相對而言,1963年發生的甘迺迪總統遇刺事件就顯得撲朔迷離,真相眾說紛紜。電影《刺殺甘迺迪》就反映了該事件,法國總統戴高樂得知甘迺迪遇刺身亡後感慨不已,因為自己兩年前也曾遇刺,這起事件改編成了電影《豺狼的日子》(The Day of the Jackal, 1973),因為不滿戴高樂對阿爾及利亞的政策,一個綽號「豺狼」的頂級殺手,以五十萬元代價接下了這個任務。
二戰期間,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從沒間斷過。《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2008)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1944年德國軍官施陶芬貝格,決定將納粹三魔頭:希特勒、希姆萊與戈林同時殺死,但錯失引爆炸彈良機。五天後,雖然成功引爆藏在會議室的炸彈,炸死了四個人,但希特勒本人距離炸彈較遠因而並無大礙,施陶芬貝格很快就被逮捕,屍體被焚燒,骨灰被倒進臭水溝。
當代之後,知名的刺客少了,多了許多殺手、特工與狙擊手。大家開始思考,殺一人是否真的足以救蒼生?殺了賓拉登,恐怖主義就熄火了嗎?於是有了像《V怪客》這樣的虛構刺客電影誕生。這個故事啟發於十七世紀初的「火藥陰謀」,幾個當代知名創作鬼才將之寫成故事、畫成漫畫、最後拍成「反政府經典之作」的電影。而這名虛構刺客所代表的理念,到今天竟然被帶進了社會運動的抗議現場,成為一種鮮明的圖騰。每當政府施政有違人民期待,或是社會正義無法伸張時,往往就能在街頭看到「V怪客」的身影,宛如中國的俠客精神。
古往今來的眾多殺手,不惜為主子或國家奉獻性命,之所以踏上這條不歸路,或者為了報答知遇之恩,或只是有著愛國的念頭。無數刺客的身影在史冊之中閃逝而過,這裡面勢必還有萬千列傳,等待被敘寫、被訴說與拍成電影。只是,這麼多的刺客電影裡找不太到有血有肉的主角,現今人們對於那樣的愚忠與犧牲多半也抱持疏離的態度,開始追捧捧著花牽著小羅莉的殺手Leon,還有戀上伊娃格林的007,他們有人性多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