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榮格
徐若瑄在受訪時提到,加了淑芳阿姨的賴之後,每天都會收到早安長輩圖。某次她跟阿姨玩笑地說可不可以不要再傳,結果阿姨笑說她現在獨居,如果有一天她沒有再傳圖,請大家要到她家裡去關心!
孤味的反面是什麼?是家味。
原先我遲疑地以為,婆婆媽媽的通俗劇會好看嗎?沒想到一個新導演竟然拍出了台南林家的在地醍醐味,用很輕巧的方式在講女人的故事與心事。我想起了《飲食男女》丶《海街日記》丶《橫山家之味》,還有《四千金的情人》跟《小婦人》,都是以「家」為主體的好電影。
許承傑執導的《孤味》,改編自他外婆的故事,描述在台南經營餐廳的主角林秀英即將七十大壽,卻在生日這天得知離家多年的丈夫病逝。近廿年來,她獨自在路邊攤賣蝦捲養大三個女兒,甚至開了餐廳,但她從未簽下離婚協議書,因此仍有權主導丈夫的後事。即使孩子都成人了,秀英對丈夫仍懷有很大的怨念。
「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有聽過妳跟我說一句謝謝。」「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一個,二十年不曾跟你們聯絡的爸爸。」
《孤味》一開場頭鏡頭是漁港裡鮮魚去鱗片的畫面,老太太秀英登場自信滿滿地在傳統市場遊走,一攤攤挑選合意的海鮮,接著買了十斤的火燒蝦,還忍不住拉出一隻肥美的龍蝦,當女兒的家常早餐湯品,再霸氣地擅自變更么女佳佳原本規劃好的晚餐菜單。
小女兒都要接餐廳事業了,但秀英還是事必躬親。身為單親的辛苦經驗,讓她習慣獨自掌控一切,這個「強勢」就造成了自己與身邊親人的壓力與痛苦,有人選擇逃避,有人與之對抗。她因為而堅持而成功,卻因為頑固而疏離女兒們的心。佳佳看得見「小三」蔡阿姨的一片真心,反倒看不清朝夕相處的母親心思,看在秀英眼裡,根本是背叛行為,好像「白養了」這個女兒。
「人真的很奇怪,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還是會一直去做。」
選擇一個人相伴而生,是邁向成熟的必要條件,但賭注丶風險極大。林家三個女兒面對「缺席的父親」,不分長幼都被迫早熟。電影中的父親出場次數極少,但大女兒阿青可以說是父親的替代角色:她熱愛自由,感情不專,母親說她裡像極那位自私離家的丈夫,心中的怨懟順勢轉為對阿青的批評,甚至失言說到:「妳就是這樣才會得到癌症!」
「每天都叫我要聽話,要當醫生,讓他帶我去親戚那邊炫耀。」「小時候學校頒獎,爸都一定會來。我就想,只要我一直得獎,爸就會記得回來。」
二姊阿瑜是三姊妹中的人生勝利組,她遺傳到母親堅強隱忍的性格,從小把自己當成工具人努力向上,自己當了醫生,也嫁給名醫。阿瑜堅持安排獨生女兒出國念書,嘴上說希望她能有更多的出路,不要留在台灣,這其實可能是她自己曾經的夢想。
「他(伯昌)如果沒先遇見妳(秀英),我跟他可能也不會在一起。」
「妳爸再怎麼沒出息,也不會變成蟑螂回來。」
一般人當然覺得拆散別人家庭的小三是不好的。但有些時候,命運弄人,卻非惡意。雖然林森北路多情又禮佛的酒店查某,這個人設有點不真實。秀英很想面對這位「蔡小姐」,找出個理由來解釋丈夫的出走,如果對方是個花枝招展的狐狸精,那就清楚簡單,可以讓她一吐怨氣。他的人生前半段一路吃了敗仗,豈止不甘心。未料蔡小姐竟是如此樸素、低調的平凡女子,這讓秀英的那股氣悶著噴不出來。而淑芳阿嬤,將秀英心裡悶著的千言萬語,注入滿滿的情緒,她拒絕示弱,卻無法狠心拒人於千里之外,收放之間平衡完美,演技精湛。
兩個女人的談話後,秀英意外發現,她那位輕浮不負責任的丈夫,某方面竟是了解她的痛楚,或許他的離開反而是一個相對好的選擇。這讓秀英漸漸思考放下心中的不甘心,放手不是放棄,而是懂得原諒,懂得不過度的執著。等她不再扛著那些內心的委屈與怨懟後,她女兒們的內心才能輕鬆自由。丈夫頭七那晚,她終究心軟去準備好蝦捲,擺在餐桌上等丈夫魂魄回家;最後的喪禮時,也選擇離席,在計程車上握著她人生的麥克風,高唱〈再會了心愛的無緣的人〉,曲調不再悲傷,就此別過,互不相欠。
「為什麼妳們有話都不跟阿嬤說清楚,要在背後批評?」
「每個家,都有解不開的結。唯有愛,終能化解一切。」
家,是唯一能夠讓你任性的地方。就是因為愛太深,才會傷害自己與家人!一個家的起落功成,是用許多隱忍丶妥協與犧牲點滴換來的。每個家庭或多或少有被塵封的秘密,或不可外揚的家醜,家人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結,還是得由活下來的人一一解開。一個家庭關起門來吵吵鬧鬧,在誤解與指責之後,如果大家能開誠布公,互相理解與陪伴,追憶曾經美好的情感記憶,重新梳理家人間的愛恨情仇,最終大家還是一家人。閉口不談無法讓上一代的傷口自行癒合,事過境遷只會成為彼此心裡過不去的坎。
親密和愛,是人的重要內心需求,唯有能經驗到親密與愛,人的內在才能保有溫暖及感動。縱使生活遭逢不如意的風暴,但因為有完整的自我與健康合宜的關係,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從挫折與失落中回穩。付出妳所願意付出的,別執著於他人的「回報」。
《孤味》的運鏡與轉場或許不夠圓熟,但它好在沒有渲染女性悲情牌,以類喜劇形式淡化孤母悲情,乍看之下簡單通俗,卻透過許多台灣庶民文化的元素,製造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孤味》就像是充滿台灣味的小吃:不用豪華鋪張,是自然的人情味,感受真誠以對的善良,以及直接、毫無保留的奉獻付出。一句台詞,一句問候,或是一點點的可愛舉動,就能夠溫暖人心。
人都是孤獨來到世上,也將孤獨離開。導演曾解釋過片名的由來,「孤味」是台語,舉凡做好一道料理,養育一名子女,緊守一段婚姻,維繫一個家庭,便足以稱為偉大。對自己慈悲,就是最好的溫柔。
「人生的味酸甘甜,春夏秋冬隨風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