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候,在樹葉散落的馬路上,
目送你的馬車,消失在遙遠的彼方。
在充滿回憶的小山丘上,
遙望他國的天空,
憶起在夢中消逝的一年,
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
馬車的聲音,令人懷念,
去年送走你的馬車,竟是永別。」-<幌馬車之歌>
1950年十月十四日,台灣「白色恐怖」期間,前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先生,一邊低吟這首美麗而哀傷的歌<幌馬車之歌>,一邊緩緩地走出牢房。伴隨他腳上鐵鍊的拖曳聲,牢房裏也慢慢響起了相同的歌聲,在槍聲響起之後、仍然不斷迴盪。
這個故事,啟發了侯孝賢導演拍攝《悲情城市》,之後再出現於《好男好女》與《返校》的劇情當中。而在前篇文章,我們曾提及《原鄉人》作者鍾理和,他正是鍾浩東同父異母的親弟弟。而鍾浩東的夫人蔣碧玉,是蔣渭水的義女。
《悲情城市》電影中後段,梁朝偉扮演的文清目送同房難友吳繼文、蔡東河赴刑場,隨後監獄裡響起肅穆的送行合唱,聽不懂歌詞,因為是用日文唱的。對國民黨政權感到絕望的左翼青年,選擇舊殖民國的流行歌曲來結尾人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丶台灣掀起了滿洲熱潮,這首<幌馬車之歌>就是歌唱滿洲,充滿異國情調的歌曲。
侯孝賢1995年的《好男好女》,被稱為台灣三部曲的最終曲,以藍博洲的報導文學《幌馬車之歌》改編,由林強與伊能靜領銜主演。三段是影片的內容:其一,戲中戲。40年代,台灣熱血青年蔣碧玉與鍾浩東,為追求真理,歷經艱險投奔抗日隊伍,將他們純真的愛獻給了祖國;其二,現實。90年代,女演員梁靜遺失了她的日記本,裡面記載著她在名利場上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其三,回憶。染有毒癮的梁靜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但這段記憶苦苦纏著她。她不知這是愛情,還是一時的衝動?
戲中戲取材自真人真事。蔣碧玉和鍾浩東,這對浪漫的年輕戀人,為了參加祖國的抗戰,從台灣投奔大陸,好不容易尋找到廣東的抗戰部隊,卻被當成日諜險遭不測。之後他們被編配到山區從事組訓工作,因此把出生半歲的長子忍痛送人。在大陸期間,他們漸漸明白了近代史上的國共鬥爭。因此抗戰勝利,他們返回台灣,鍾浩東擔任基隆中學校長,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目睹了國民黨政府的血腥鎮壓,在極度失望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印光明報、搞組織。四九年秋天,他們夫妻被捕,史稱基隆中學事件。
蔣碧玉說鍾浩東在他們相識時,教她唱這首<幌馬車之歌>。鍾浩東很喜歡這首歌,說他每次唱起這首歌,就會忍不住想起南部家鄉美麗的田園景色。鍾浩東在處刑的早上唱<幌馬車之歌>,很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夫人喜歡。根據鍾的妻舅戴傳李口述,當時鍾浩態度強硬,不願接受政府感訓,才會遭到槍斃。鍾浩東在2013年列名北京無名英雄紀念碑。另外早在2004年時,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一次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背誦鐘理和的名句:「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二哥如此,我也不例外。」二哥,指的就是鍾校長。
2019年上映的校園懸疑歷史驚悚片《返校》的創作背景就是基隆中學事件,劇中男主角魏仲庭的學號「501014」正是紀念鍾浩東校長的忌日。只是真實的《返校》沒有遊戲或者電影裡面演得那麼浪漫,並不存在女學生方芮欣因為害怕校長移情別戀,而去向政府舉報校長的劇情。事實上當時鍾浩東也已經娶了蔣碧玉,而且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反而是王世堅的父親王明德為了追女友,間接被逮到供出了鍾浩東。讀書會當中還有一名知名成員,就是後來成為中央銀行總裁的許遠東。
這裡有一點值得討論的就是,從各方面角度來看,基隆中學案都是國民黨阻止共產黨顛覆台灣的一場情報行動,而非如同其他白色恐怖或者孫立人案那般,是基於派系鬥爭所製造的冤案。雖然整起事件,很難在這裡三言兩語說明白,但此一歷史事件顯然不該被當成「白色恐怖」。如今轉型正義委員會卻把鍾浩東案當成白色恐怖「冤案」處理,豈不是十分矛盾?
順著美術課繼續講的神社前階梯那場戲,方芮欣在筆記本上畫下了鋼琴的黑白鍵,教老師彈了一首曲子,這首曲子是他用來逃避家裡父母的爭執吵鬧,學校壓力的方法,那首歌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於日治時期創作的歌曲《雨夜花》,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由歌星純純主唱,1934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將其灌錄成78轉的唱片推出,大受歡迎。而《返校》的遊戲裡面,曾藏在收音機謎題的四首歌曲「四月望雨」分別為:《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都是出自「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之手。
我查閱了一下當時的台灣,剛開始有流行音樂,相較於中國的周璇,日本的李香蘭,台灣似乎沒有給上世紀30年代紅遍本土歌手純純一個等同於天后程度的光環。無奈純純被日本老公傳染肺癆,年僅29歲便香消玉殞。之後才有我要講的林是好的崛起。
林是好(1907年-1991年),本名林氏好,是一位出身臺南的音樂工作者及社會運動者。她是台語流行歌曲《月夜愁》的首唱者。而她的先生則是台灣第一代工運領袖盧丙丁,多次藉文化講演、電影及新劇運動,啟迪民智罷工講演方式激勵群眾,因而屢遭日警拘捕監禁。在《臺灣人在滿洲國》紀錄片中有人提及,盧丙丁是當時有名的「王牌辯士」,也就是默劇解說員,他曾經申請播放北極熊的影片,然後在解說時就說:「大家看,連北極熊爭取食物都要團結一致了,我們台灣人能夠不團結嗎?」大家可以去找一部2019年的日本電影《王牌辯士》來一窺當時默劇解說員的身影,非常有時代感。
盧丙丁在多次被逮捕刑求後,被當成痲瘋病人,軟禁在樂生療養院中,最後卻失蹤了。盛傳,他逃到了滿洲國。據聞,他的夫人林是好最後接受各地邀約,前往日本、中國與滿洲,為的是想尋找盧丙丁的行蹤。兩個人是否還有見面,恐怕只能靠電影劇本來寫了!
此外林氏好曾經遠赴東瀛學習聲樂,拜師於關屋敏子,也就是《斯卡羅》裡面李仙得的外孫女。她教會林氏好唱的第一首日文歌曲,正是在《海角七號》裡頭傳唱的<野玫瑰>。
文章最後來個冷知識,台語流行歌曲<月夜愁>裡面唱著:「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這裡講的「三線路」到底是指哪一條路呢?當時台北府城城垣剛剛拆除,原來的城牆成了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忠孝西路,由安全島分隔成3個分隔道的道路,因而得名「三線路」。剛興起自由戀愛的風氣的台北,當時三線路人車稀少,是情侶約會散步談情的好地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