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像一下這個場景:《第凡內早餐》中擺在奧黛麗赫本小姐面前的若不是一套精美絕倫的瓷器,而是普通的馬克杯,甚至是纸杯……相信一定有人會大叫:「不,絕對不行這樣!」是的,電影裡必須對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才能成就經典與優雅。有時候我們說愛電影,其實是愛上電影裡描繪的生活美麗細節。 關於咖啡館文化,深入的探討不是我的長項,但可以想像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電腦的年代裡,咖啡館提供了許多文人藝術家等創作的環境與會面點。咖啡館使原來上流社會封閉的沙龍生活走入街頭,在許多歐洲城市裡,它曾是市民可以自由聚會的公共社交場所,人們在這裡看報、辯論、玩牌、打桌球、聽音樂與組建各種社會團體,甚至1895年盧米埃兄弟首次將電影投射到大銀幕上,讓眾多人觀賞並公開收費,就是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的咖啡館(Grand cafe)。 咖啡做為—種飲料始於阿拉伯,威尼斯商人將其带回歐洲。世界第一家咖啡館的誕生地說法紛紜,大馬士革、麥加和伊斯坦堡都說自己第一。1645年,歐洲第一家咖啡館出現在威尼斯。此後數十年間,釋放香氛的咖啡館招牌,在羅馬、巴黎、維也納相繼亮相,咖啡館以一種最不招搖張狂的姿態,安安靜靜地席捲歐陸。 咖啡剛進入歐洲時,許多保守神職人員認為,土耳其人和他們的黑色飲料是一種威脅,並稱之為「撒旦的傑作」。巴哈著名的「咖啡清唱劇」就是以此為背景,當中女主角熱愛喝咖啡,守舊的父親希望女兒可以戒掉,否則不准她出嫁。後來聰明的女孩不但找到如意郎君,還是位一樣喜歡喝咖啡的男子。樂曲最後,老祖母和母親也都愛上喝咖啡,全曲就在愉快的咖啡讚歌中結束。 17世紀末年,咖啡才開始被法國人了解,咖啡館對法國最大的影響就體現在法國大革命上,電影《悲慘世界》當中的起義者們就是在咖啡館裏策劃革命。當革命風潮過去之後,咖啡館才開始搖身變成藝術青年的聚集地。紀錄電影《畢卡索傳》和迷你影集《莫內和他的朋友們》裏,不止一次提到巴黎的蒙馬特區咖啡館;另一頭拉丁區的咖啡館則是作家、詩人和哲學家最愛去的地方。 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設定背景在美好與輝煌的1920年代,全片充滿藝文創作者的浪漫與美學,畢卡索、海明威與費茲傑羅等人粉墨登場,他們聆聽爵士、品嘗美酒、欣賞短髮的迷人女郎漫舞,在煙霧間高談彼此的文化思想。電影當中出現的咖啡館很容易辨識,就是以動物標本裝飾聞名的 DEYR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