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金馬影展時,我曾無意冒犯了坎城金棕櫚獎導演:羅馬尼亞導演穆基(Cristian Mungiu,《四月三周又兩天》導演 )。在他的處女作《幸福在西方》(Occident, 2002)當中,我發現女主角有嚴重蛀牙,不像是化妝的。從小看電視、電影,從女歌星、女主播到女明星,哪個不是一口潔淨白牙,周星馳電影裡面的如花跟食神裡的莫文蔚的蛀牙,那些是化妝的。
我舉手發問:「為何導演要用一個嚴重蛀牙的女主角?」,他有點狐疑不解,不知道我的用意,然後說他沒有故意挑選。也就是說,蛀牙在羅馬尼亞可能是一個普遍現象,人們不以為意。後來讀到一些書也間接證實的我的假設。
為什麼我先講蛀牙?因為如果沒有蛀牙的問題,就沒有假牙的誕生。
問題:你敢配戴來自死屍的假牙嗎?你有想像過假牙的歷史嗎?
牙齒可以存活多久?我們可以通過牙齒,辨識出一位老祖宗是直立人還是智仁,連恐龍化石保存最多的就是牙齒。人活著時候,牙齒是我們骨骼中唯一裸露的部分,死後就算是身軀骨骼化為一抔黃土,牙齒會成為我們留在世界上最後的痕跡。
我們都知道,大腦喜歡甜食,這一切似乎都已刻印在基因上。綜觀人類歷史,早期甜食是標準的奢侈品,只有皇家與貴族可以享用,若你非有頭有臉之人,是得不到這種富貴病的。現代人牙疼找牙醫,雖然受點罪,好歹能治療,古人可沒這麼幸運,韓愈和辛棄疾的詩句裡都曾喟嘆齒牙動搖之苦。
考古學家通過三千多年前的木乃伊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法老都有嚴重的齲齒問題,偏偏埃及又是一個重視肉體完整的民族,牙齒不能隨便亂拔,這不僅讓人懷疑,所有的法老這麼著急地修建金字塔,會不會原因就是因為一口爛牙、齒牙動搖,對自己的壽命沒信心?在古代腓尼基人的墓地中,曾發掘出婦人上顎骨裝有假牙,用金屬線將他的兩個切牙固定在牙列上。而中國至少在宋代就已有了鑲牙技術。15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用骨頭或象牙雕刻成假牙,用金屬線或絲線綁在鄰近健康牙齒上來固定。當時為人們製作假牙的,往往是金匠、象牙工匠和理髮師。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酷愛甜食,不到四十歲就已經滿口黑牙,根本不像電影裡頭的凱特布蘭琪把她演得那麼英明神武。在那個以冷白為美的年代裡,怎麼能容忍這種事,女王乾脆研磨牙齒表面,用硝酸塗抹牙齒變白,結果加速牙齒腐蝕,不得不拔掉所有臼齒,導致臉頰凹陷,出席重大活動時得在嘴裡塞上棉花撐起面頰,最後的死因有一說是因為蛀牙導致的敗血症而亡。
最可憐的當屬法王路易十四,在那個時候,只有醫術高超的牙醫才會有使用燒紅鐵棍,進行傷口的癒合處理,這看上去可能會要人命的治療方式,路易十四總共經歷過十四次。一腳踩在病患身上,一手拿著老虎鉗,這就是過去牙醫的工作日常。
「滑鐵盧牙齒」,很多人不知道是甚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來自於死屍的假牙。十八世紀的歐洲,經過美洲地理大發現之後,甘蔗園的種植隨著世界帝國權力版圖的變遷,改變了歐洲各階層的飲食結構。糖的消費在150年間增長了250倍,最後連窮苦的平凡老百姓,都要在下午茶當中加上一杓糖,可想而知,當時的歐洲老百姓接下來都要飽受牙齒疾病的困擾。
拔牙之後的假牙需求因此應運而生,在此之前,人們只能用動物牙齒來取代,後來發展到拔真人的牙齒,一顆鮮活的牙齒,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連小孩子的乳牙都會成為「貨源」。
美國國父華盛頓是一個經常會出現在牙醫教科書裡的典型案例,可以說是唯一的一個無牙美國總統,一輩子在跟牙齒疾病作抗爭。無牙的華盛頓只能使用假牙,而且不只一副假牙,馬牙、海豹牙、象牙他都嘗試過,最好的那一副就是用真人牙齒做的。雖然他簽署了著名的反對奴隸的「獨立宣言」,但他還是從自己家裡的黑奴當中,精心挑選出了九顆真人牙齒製作成假牙。華盛頓的這段黑歷史美國人經常避而不談,至今也沒有一部美國電影敢醜化他,倒是幾年前有個遊戲「刺客教條3」的劇情就把華盛頓設定成暴君,裡面也有提到華盛頓的假牙!
華盛頓假牙照:
事實上華盛頓絕大部分的財富都是靠奴隸制種植園賺來的。華盛頓擁有的奴隸數量比當時聯邦政府的公務員還多。甚至在獨立戰爭期間,他都還要去處理自己私人的奴隸逃亡問題。另外當時維吉尼亞州有規定:奴隸只要居住滿半年就可以申請變成自由人。於是華盛頓不到半年就更換一次奴隸,進而保證他的奴隸不會變成自由人。華盛頓在任期間,美國大部分的聯邦經費都花在了掠奪和屠殺印第安人的戰爭上。華盛頓公開將印第安人稱為「野獸與獵物」,親自告訴美軍如何從印第安人身上剝皮,並說這是可以製作皮靴的原料,這讀起來真讓現代人毛骨悚然。
那個時候,也不是沒有材料合成的假牙,只是技術有限,無法媲美真人牙齒,大小合宜且不容易腐爛、折斷,活體取牙更是受到當時有錢人的追捧,一顆真人牙齒當時的市價,折合現在的幣值,可能高達4、50萬新台幣之譜,於是當時就出現了一種叫做「獵牙人」的職業。他們徘徊在醫院、刑場的周圍,宛如吃腐肉的禿鷹,一但有屍體必定撬走其牙齒,甚至跟在軍隊的後面打掃戰場,只為求一顆真人的牙齒。甚至因為一些牙齒是來自身強力壯的年輕軍人,更受歡迎。
「滑鐵盧牙齒」,正是源於這場戰爭給牙醫們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珍貴假牙,而成為了專用名詞。1815年6月18號,拿破崙遭遇「滑鐵盧戰役」,法國一敗塗地,戰爭導致五萬多人的傷亡,興奮的「獵牙人」們蜂擁而至,幾乎一夜之間,這些死亡士兵的牙齒,都被一一撬走。一時間歐洲各國的牙醫手中,「假牙」存貨暴增,整整服務了歐美一代鑲假牙的人。就這樣在醫學生們的教科書中,留下了「滑鐵盧牙齒」來表示所有來自戰爭軍人的義齒。
悲慘世界中的芳婷,就迫於生活的壓力,為了女兒,一次次的販賣自己的部分身體,一頭漂亮的頭髮賣了十法郎,兩顆門牙賣了四十法郎。雨果發表小說的時間是1862年,如果早在滑鐵盧戰役之前,說不定芳婷的門牙就可以幫她脫貧。《悲慘世界》裡芳婷賣牙的場景,左後方有個櫃子擺放了很多牙齒的模型,也顯示了芳婷不是在路邊作處理,而是在一個「牙科診所」裡面。可見劇組對於故事的歷史背景是多所考據。
最早的陶瓷假牙大約在英國1770年左右製成的,當時因為技術力不足,瓷質假牙極容易碎裂。有錢人才買得起假牙,宮廷裏有人把假牙當裝飾品:銀的、珍珠母最流行。下面這張圖是1787年英國畫家Thomas Rowlandson的「牙齒的移植」。畫當可以看到中間的沙發上坐著一個又髒又黑的工人,他的牙齒正要被拔出來,旁邊那位黃衣服貴婦正巴望地等著。到了19世紀下半葉,陶瓷假牙的材料品質大幅獲得改善,最後投入到商業化生產中。不過取自死屍身上的假牙並沒有徹底結束,甚至到1860年,美國內戰還有「獵牙人」,繼續著這個勾當。
印象中還有兩部歷史電影中曾提到假牙,一部是1999年盧貝松版的《聖女貞德》,歷史的背景是1430年前後的英法百年戰爭。裡面有一個畫面是法軍要把俘虜來的英軍,打爆他的頭,只為了要他的牙齒。另外一部是2012年的《丈量世界》(Measuring the world),背景是十八世紀末的德國,有一幕數學家高斯去拔牙的橋段,沒有消毒,沒有麻醉,是一個大老粗把高斯綁在椅子上,然後含一口杜松子酒噴在鉗子上硬拔,而且第一顆還拔錯!(拔的時候旁邊有人打鼓分散注意力這個好玩)聽說當年馬偕來台灣行醫時,也是這樣替原住民拔牙。
蛀牙、拔牙與做假牙,這些我們現今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在兩百年多前是會讓人做惡夢、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我們活在一個牙醫高度發達的時代,大部分的人都能保有原始的牙齒過一輩子,偶爾需要配戴假牙,也不必太焦慮,這樣的歷史故事提醒我們一件有趣的弔詭現象。會留在歷史上成為核心知識的,往往是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課題。相對地,很多被解決了的事,就這麼被遺忘了!
(本文經由前人種樹整理,加入本人電影閱歷編纂而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