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在中國改檔期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金馬影展播放的長度,比中國公映版本要長了十分鐘。它是一個複雜的電影文本,帶有歷史的複雜性,雖然質感有點過於「紅色」,情節有點流於碎片式流水帳,但是舊時代理想主義的飄散,對於曾經經歷集體壓抑的四、五年級一代,不啻是一帖懷舊良方。
電影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描述在七、八零年代間,共軍文工團成員的經歷,當中以在文工團當打雜的劉峰與六位新晉女演員經歷為題。故事內容涉及文化大革命及對越南開戰等敏感情節,故事女主人何小萍的父親就是在文革時期被批鬥至死。
電影的中心人物無疑是劉峰。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廿歲就拿了一堆榮譽,卻因為一次錯誤的告白觸摸事件身敗名裂,失去所有。雖然他在越戰中立功又成為英雄,卻失去了一條胳膊。改革開放到了南方,最後還生了一場大病。他作為退伍老兵的代表,生活如此凄慘,讓人唏噓不已。
馮小剛出身文工團,這個記錄屬於自己青春的故事,講起來自然有情感而動人。文工團的興衰史,其實正是一幅涵義複雜的理想主義歷史圖像。在當中,個人的夢想和情感與歷史情懷激盪下的榮譽使命緊緊結合,而集體時代的消退和離散所帶來的失落,又是整整一代人無法遺忘的創傷。馮小剛說:「《芳華》是“美好”。但其實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是美好殞落的過程。正如一齣悲劇中英雄逝去的段落才是它的華彩。在時代的變遷時,曾經“美好”但已然飄散不復存在的理想主義也許才是最動人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