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行動》是一部出乎意料的精彩之作,靠著人物對白與表演,單純的攝影角度與運鏡吸了觀眾。電影透過一個軍事聯合打擊恐怖分子行動,拋出了一個大哉問:當你有權利掌控他人的生死,卻一定會波及無辜時,該怎麼辦?如果殺死一條性命,可以換來多條性命的存活,這樣的交換是可以用"數量"來衡量的嗎?
很多看完電影的人,會對電影情節所設置那個在陽光下轉著呼啦圈的非洲女孩,因為戰爭而逝去的生命痛心不已。進而將情緒轉嫁到海倫米倫飾演的陸軍上校身上去,或是感慨她的冷酷決斷,或是同情她的道德困境。在自由社會中每個人都有發聲和宣洩的權利。西方社會中掌握話語權的媒體與專家的報導與解讀,反戰人士的疾呼,政治家的利弊權衡,文人作家的抒情悲懷都會有。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被捲入這紛紛擾擾是危險而無解的。軍人的使命和職責是必須要在事關生命的重大抉擇中做出決策,就好像石內卜教授最後那句話,不要和軍人討論什麼 costs of war 這種 bullshit!(看看人家飛彈怎麼層層管制發射,再想想呆丸的雄三飛彈怎麼咻一下就「誤射」?)
雖然編導的出發點充滿道德使命感,但白人官僚終究獲得更多的篇幅,人命的價值果然在於國籍,拿第一世界護照者就是命好。 恐怖份子仍然是平面的,為何英美公民願意放棄西方的便利生活到非洲執行自殺炸彈客任務?到底是什麼逼使他們激進化?那個科技甲蟲監視器的造價,可能就是肯亞小女孩一家好幾年的收入?這些議題或許複雜到幾十部電影也無法解決,但這是一部精彩緊湊值得一看的電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