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哲學。「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我們也曾年少輕狂,我們也曾尋找愛情,我們也曾壯年躊躇,我們也曾奔波生活。但是「人們用盡一生在追求極致完滿的幸福,那樣的幸福存在嗎?會不會其實,那個追求的過程,才可能是人生僅有的真正幸福?」
本片用一個中年女性的尋常生活與淡淡人生來隱喻法國的失落,展現族群、思想、經濟、社會結構等問題。娜塔莉如同你我一般,有諸多問題需要一一面對,他並非沒有感覺或不會受傷,只是她拒絕將自己當成受害者。「妳以為還擁有的,可能並未正在擁有,人生是不斷的失去,少了一天,就多一層惆悵」而「快樂是在感受到快樂之前的東西」。電影強調的是人生是一連串身不由己的變動所構成,生活本來就無從預測,而變動也可能給了脫身的自由。
世間情愛千百種,別因為頓失生活重心,而忘了享受生命的所有可能性,很多事情終究來了才知道。即便如娜塔莉那樣理性和智識的女子,宣稱自己自由了,但在公車上看見前夫與新歡偕行,還是會唏噓驚歎;而女兒產子後哭泣的哪場戲,更讓人有多種可能的解讀:是感歎父母離異還是產後憂鬱?抑或是生氣自己揭穿了父親外遇,這些都是歲月悠悠的生命註腳。生活之苦有時讓人挑戰不了或超越不了,「或許停下腳步、或許不再探問,或許不再追求,靜下來,享受孤獨,是另一種理解生命與未來的開始。」只是我們在年少時並不知道,有些樂章,一旦開始,唱得就是曲終人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