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為愛沙尼亞奠定擊劍奧運基礎的「擊劍之父」恩德爾奈利斯(Endel Nelis)年輕時的真實故事。愛沙尼亞在1941年先被蘇聯吞併,其後德國入侵,愛沙尼亞人視德軍為「解放者」,並與其展開合作,因此在二戰後遭到蘇聯的強烈報復, 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處決。主人公恩德爾年輕時曾被迫參與德軍,因此被蘇聯的秘密警察不斷追捕,他為了自身安全只好隱姓埋名放棄擊劍來到愛沙尼亞的哈普薩盧小鎮擔任體育老師。
大國為了利益在小國領土開戰,最終受苦的都是這些小國的人民。在蘇聯的高壓統治下,學校這個百年樹人的地方也被扭曲成畸形怪胎,校長思維僵化,只懂得趨炎附勢;當恩德爾決意在學校課後活動開創擊劍俱樂部後,終日百無聊賴的孩子們似乎看見了一道光芒及內心的渴望,影片用了很多篇幅來展現他們練習擊劍的過程,從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最後的嫺熟自如,讓我們看到了小民的希望和生機勃勃。這才是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正常狀態,這樣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擊劍大師》雖然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愛沙尼亞的悲傷,也看到了迷人小巷與號稱世界第一的絕佳空氣品質,但是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希望。恩德爾簡單地想教孩子們擊劍,想讓他們快樂地活著,但有意無意中改變了學校和小鎮,讓小鎮逐漸恢復生機。面對壓迫,總是需要有人出來抗爭,但是抗爭的形式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抗爭也許是也許是平靜發生的,也許是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的,這樣的抗爭同樣有著強大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