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10-電影中的巧克力史


2001年電影《濃情巧克力》(Chocolate)中,茱麗葉‧畢諾許飾演的薇安利用馬雅古法做出神奇的巧克力,能滿足所有顧客的心理需求,讓他們封閉晦暗的生活有所不同。食用巧克力能讓人情緒高漲,並產生愉悅感,加入糖分賦予巧克力沁人心脾的甜蜜,能讓食用者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能量,許多女星,如奧黛麗.赫本、蘇菲·瑪索與志玲姊姊,都愛吃巧克力來補充能量。而微量的成分—可可鹼、色氨酸和苯乙胺—或多或少都促進了大腦的某些生理反應。

作為一部從食物出發,探索人心與慾望的電影,《濃情巧克力》或許不像《巧克力情人》(Like Water for Chocolate)充滿烈焰與飢渴,但是舒緩而有魔力。各式的巧克力製品讓部分鎮民起了奇妙效用(主要在「性事」);孤獨乖僻的老房東喝下巧克力熱飲後,和女兒間的難解誤會冰釋;缺乏自尊的怨婦約瑟芬也因此有了找尋自我的勇氣。薇安說:「情不夠濃,巧克力便無法香純滑口,我賣的是夢想和小小的慰藉,我的出發點甜蜜而無害」「你不能拒絕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絕愛情」。

自古以來, 巧克力和玫瑰花都是不可或缺的愛情信物。十六世紀初期,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人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他在品嘗後帶回到西班牙,並竊取種子在西非洲小島栽植可可樹。後來西班牙人對其進行改良,在磨成粉的可可豆中加入水和糖,加熱製成巧克力飲料,深受歐洲人歡迎。

到了十八世紀,巧克力成了風靡歐洲上流社會的催情劑。傳說法王路易十五的最後一任情婦,杜巴利伯爵夫人在閨房中讓情人服用巧克力與琥珀混合物,功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2006年電影《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中,尚未登基的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沒生出孩子,路易十五請了皇家御醫來。醫生問,你們早上吃什麼?路易十六回答說:「熱巧克力。」此時歐洲人相信巧克力有催情效果,從路易十四開始,熱巧克力成為了國王每頓餐飲必備飲品。

當時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寫詩讚頌:「只要喝上一口巧克力, 就能使老婦青春煥發, 使她們產生你我都心照不宣的渴望。」

墨西哥是巧克力的發源地,1992年的電影《巧克力情人》講述蒂塔與佩德羅相戀卻受命運撥弄而無法結合的悲戀故事,蒂塔因而只能透過巧克力與一道道的墨西哥美食來訴說情愛糾葛。當時墨西哥寡婦的么女必須一生照顧母親,直到母親死了才可以嫁人!(原著比電影好看許多!)

2010年的法國電影《愛情的完美配方》(Romantics Anonymous)裡巧克力小工廠的老板和女員工陷入愛河,兩人面對巧克力這份工作時激情滿滿,但轉而面對愛情時卻顯得膽怯與敏感,最終兩人靠著巧克力的神奇力量克服了情緒障礙走到一起。

2001年的《 甜蜜的十一月》(Sweet November)中,莎莉賽隆要解放基努李維忙碌的靈魂,第一件事就是要脫掉他所有文明的武裝,她所要做的就是把巧克力塗抹在基努李維的身上,讓基努完全成為她的愛情俘虜。

2009年上映的逐幀粘土動畫電影《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半自傳電影。電影以巧克力作為出發點,小女孩瑪麗喜歡喜歡動畫片《諾布利特》 、甜煉乳和巧克力,而她遇上了患有自閉症及肥胖症,年齡已44歲的馬克思,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及吃巧克力,兩人的筆友關係維持多年,也各自經歷了很多人生起伏。

如果說起布朗尼(Brownie),我立刻會想起在《慾望城市》裡,有一次凱莉和莎曼珊去一家店,拿起布朗尼又放下,但最終抗拒不了又再度拿起放入盤內。還有凱莉曾經以巧克力色誘「大人物」的情挑畫面。

除了愛情與幸福,巧克力還可以克服焦慮。1989年電影《賭神》周潤發在與對手開賭時,有兩個明顯的小動作。一是轉動自己小指頭的玉戒指,另外就是會吃一塊巧克力,接著神乎其技的賭技就發揮出來了。當時有不少人希望能吃上一口和賭神同樣的巧克力來增添賭運,這個巧克力品牌叫做 FEODORA,後來公司乾脆在外包裝上寫「賭神巧克力」來吸引消費者。

1991年電影《 油炸綠番茄》(Fried Green Tomatoes)裡的艾芙琳是個傳統女性,努力想做個理想妻子,當他魅力漸失之際看到胖到彎不下身的身體,讓她沮喪和失望,接著無意識地吃巧克力甜食來克服心中焦慮。最後她在女性好友的扶持相伴下,嘗試開展自己的生命,渡過人生低谷。

2016年電影《一念無明》當中余文樂背負精神病史及母親的誤解,找工作四處碰壁,前女友對他離去也不諒解。有次他病情發作,衝進超市不顧旁人地狂吃巧克力,全民狗仔的視頻讓他成了媒體亂象塑造的話柄。他吃的是SNICKERS。

巧克力可能會讓憂鬱者短期感覺良好,但太常吃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有嗜吃症的問題。2014年電影《憂傷大象之歌》(Elephant Song)的故事由勞倫斯醫生突然失蹤開始,唯一可能知道醫師去向的麥可被要求說出真相,但麥可開出三個條件要對方答應,其中有一條是「要給他三顆巧克力」,因為之前勞倫斯醫生規定他每天吃一顆。

1996年電影《小魔女》(Matilda)當中那個愛吃巧克力蛋糕的胖男孩可能就有嗜吃症,當他被處罰要吃剩下的大蛋糕,校長一直將蛋糕往他嘴裡塞的那一幕令人難忘。而《小魔女》的原著作者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 也正是《查理與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原著作者。(《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吹夢巨人》 與《飛天巨桃歷險記》都是此君作品!)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裡,提姆波頓運用想像力將達爾的幻想世界構建了一個實體視覺空間,巧克力瀑布和川流不息的巧克力河流讓人直呼過癮。電影除了從幾個惡行惡狀的小孩看見社會的變態縮影外,也分別從查理的父親和巧克力工廠的角度,對於勞工與資本家之間的關係做出潛在的批判。巧克力工廠的老闆威利.旺卡因為害怕技術外流,而決定開除當地員工,轉而使用成本低廉且管理容易的外籍勞工,甚至連小松鼠都成為壓榨的對象。

據說《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的工廠原型就是北美最大的巧克力製造商Hershey's在賓州的赫爾希鎮(Hershey),該鎮幾乎是靠Hershey's 創辦人米爾頓·赫爾西捐贈的遺產所修建而成的,以好時工廠為核心的「巧克力小鎮」。這個小鎮的創建過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美國夢的展現,但背後是否有不為人知的血汗故事,就沒有被記載了。

2007年義大利電影《浪漫巧克力課程》(Lezioni di Cioccolato)中,無良承包商馬帝亞雇用廉價黑工壓低工程成本,工地也沒有搭建安全措施。卡瑪爾揚言告發馬帝亞,除非他願意假扮他參加一門巧克力課程,並幫忙取得證照。電影讓我們從笑聲中逐漸看見兩個不同文化、階級之間的差異,唯有站在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才能更全面看出自身的不足與缺憾。就像電影中卡瑪爾和馬帝亞最後聯手創造的「埃及棗子+義大利榛果」巧克力,隱喻的正是兩個不同民族與階級,攜手合作所能產生的驚人與正面力量。

雖然常有人形容,人心是難測的,就如同包裹糖衣的巧克力。如同【伊莎貝雨蓓情事三部曲影展】中有一部2000年的法國電影《謝謝你的巧克力》(Merci pour le chocolat) 敘述資產音樂家庭的故事。雨蓓飾演一名外表優雅,內心世界卻複雜可怕的音樂家妻子。夏布洛擅長對人心的相互較勁、嫉妒等黑暗心理的洞察。濃濃的巧克力是一個表象,糖衣裡包裹著種種的人性不真實。如同王小波在《黄金時代》裡說,一次愛情就像吃了一個巧克力殼的冰棒,開頭是巧克力,後來是奶油冰淇淋,最後,嘴里剩下的只有一個乾木棍。

阿甘說:「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塊口味是什麼。」如同我們也不知道下一部電影的口味會是什麼。即使是再孤僻的人,也難以拒絕被理解的溫柔。你看,巧克力多美好, 2008年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L'élégance du hérisson)裡不善交際的荷妮遲疑問著小女孩帕洛瑪:「你要吃巧克力嗎?」然後那小姑娘歡天喜地的點頭,走進了荷妮的世界。

你喜歡吃巧克力嗎?連《外星人》E.T和《天外奇蹟》的大鳥都愛吃巧克力你記得嗎?《死亡筆記本》的L老是腳蹲在椅子上吃巧克力,《言葉之庭》裡神秘的女主角雪野百香里在庭院裡喝啤酒並配以許多種類巧克力...但是我最想能嘗到的,莫過於《布達佩斯大飯店 》裡的曼德巧克力泡芙塔了,如果誰有訂購的網址,還麻煩提供一下!還有還有,2017年日本電影《與妳的第100次愛戀》裡巧克力做的黑膠唱片,到底能不能吃,還是可以錄音播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03-電影中的痲瘋病史

2015年一部由河瀨直美執導、樹木希林主演的日本電影《戀戀銅鑼燒》喚醒了人們對已經幾近消逝於文明社會的痲瘋病重新注視,片中神祕的老婦人德江會做出絕妙好吃的獨門紅豆餡,讓千太郎的銅鑼燒生意扶搖直上。但是當德江奶奶是一個痲瘋病患的傳言被散播開來以後,客人竟已不敢上門。好不容易重新站出來見到陽光的德江奶奶黯然辭職,當千太郎造訪「多摩全生園」後,電影掀開了上個世代那段痲瘋病患遭遇殘忍對待的歷史,他們不僅被隔離,還被禁止結婚與生育,甚至怕鈔票流通造成感染,印製了專門給漢生病患使用的代幣。連日本那樣的文明地區,都是到了1996年才廢除長達65年的漢生病強制隔法 。 2016年日本舉辦了一場「痲瘋病的歷史:人類的遺產」研討會,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在會議中發表了題為「在全生園的偶遇」之演講,講述自己與全生園療養者之間多年的交流及其對代表作品《魔法公主》所產生的影響。他說,《魔法公主》裡面黑帽大人的村子就是一個痲瘋村。他在創作瓶頸時經常在全生園散步,從痲瘋病資料館接觸的歷史裡深切感受到「人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涉及到作品製作,就是必須從正面去表現。」《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的命運就蘊含著身患痲瘋病帶著無法徹底消除的印記卻頑強生存的象徵意義。而全生園面積廣達32萬平方公尺的森林後來也成為《龍貓》、《魔女宅急便》當中森林場景的原型。 有趣的是,日文當中對於痲瘋病患曾被歧視性地稱之為「座敷豚」,意思就是「坐著的豬妖怪」,讓人不禁聯想起《神隱少女》當中的著名場景,千尋對著變成豬的父母高喊:「不能吃太胖,否則會被殺掉喔!」 痲瘋病的歷史悠久,是一種由痲瘋桿菌引起的周邊神經疾病,有傳染性但傳染力並不高。由於病患常見為面部畸形和四肢殘疾,在過去歷史上經常被認為是因鬼神、天命或道德敗壞而受到懲罰的惡疾, 其實人們不潔的飲食習慣與馴養動物密切接觸才是感染疾病的根本原因。關於痲瘋病的起源地點和時間的推測,一般咸認最有可能源於印度,再由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期帶到歐洲去。但中國在秦代就已經出現了收容癘病的「癘遷所」,建安七子當中的王粲與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痲瘋病患。 痲瘋病在古文獻與史冊紀載的足跡頗多,小說當中亦經常可見,例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甚至福爾摩斯探案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都曾經提及。《百...

2018電影筆記56-(重看)美國《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由於想看看冰島的風光,與家人重溫了《白日夢冒險王》,沒想認真再次寫影評,就來認真分享一下電影冷知識: (1)電影中華特米提到過格陵蘭、冰島、尼泊爾與阿富汗,但其實這些外景全部都是在冰島拍攝。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白日夢冒險王》-電影中的冰島美景 (2)原著早在 1939 年發表,只有短短 2,000 多字,主角已婚,也不在雜誌社上班。 (3)原著第一次改編成電影是1947年,當年的製作人是Samuel Goldwyn。2013年版的電影製作人John Goldwyn,是原製作人的孫子,他原先屬意的主角人選其實是金凱瑞。 (4)華特從直升機跳進海裡時,遇到了鯊魚的攻擊,這麼冷的水溫,真的有鯊魚嗎?確實有一種叫小頭睡鯊的深海鯊魚可以存活,別名格陵蘭鯊,壽命可以長達400,但一生中浮出海水面次數可能不到五次。 (5)華特從船上得知攝影師Sean已經轉戰冰島之後,隔天就從格陵蘭到了冰島,兩地有那麼近嗎?的確很近,從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飛雷克雅未克只要三個多小時,比挪威還近。 (6)片中的呼叫「湯姆少校」那首歌的歌名是「Space Oddity」,有許多種版本,大衛鮑伊版比較常見。 (7)知名卡通人物史奴比(Snoopy)就是以華特米堤(Walter Mitty)作為個性範本的可愛米格魯。 (8)片中主角和主管在搶奪的那隻強力橡皮娃娃原文是「Stretch Armstrong」,谷歌一下應該到處都可以買到。 (9)努克(Nuuk)是格陵蘭自治領地的最大城市,不會只住了8個人,那裡實際有1.7萬人口。 (10)現實中LIFE雜誌的最後一期紙本版在2000年5月就停刊了,他的封面是醬的: 至於手機訊號那麼強與火山爆發死裡逃生兩案,我就不與置評了!最後祝大家:別停止做夢,更別停留在夢裡。

2017電影筆記086-美國《愛在遙遠的附近》(The Painted Veil, 2006)

趁著夫人讀書會在讀毛姆的小說之際,補課這部2006年不經意錯過的電影。本片改編自英國小說家毛姆(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的小說《面紗》,據言此小說有濃厚的自傳色彩。 年經貌美的吉娣因為想離開父母親的掌控,遠嫁在中國上海工作的細菌學家華特(原著是香港),華特的無趣讓吉娣芳心寂寞,某次宴會中遇見風趣又有魅力的查理隨即被迷倒,在一次偷情被華特意外發現後,他基於報復心態把吉娣帶到霍亂橫行的中國鄉間,兩人關係卻因此逐漸改變。 喜歡看毛姆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歡探討的就是「背叛」和「贖罪」,且大部份結局都是悲劇。他書中人物個性多有缺陷,很難彌補。本片主題就是贖罪,但最終也沒有成功。毛姆在序言中有說到:這個故事的靈感原來得自但丁《神曲》中的〈煉獄〉。 這部電影的情感表達,就跟披著"面紗"一樣,表現上看起來似乎朦朧不清,如同中國山水,老是卡層霧氣遮掩,淡雅卻又帶層憂鬱,意味著電影中男女主角的情感雖表面輕渺,裡頭卻藏著濃厚的愛意,沒有刻意的激情其實卻互相在意對方。 娜歐蜜華茲也是少數幾個我喜歡的好萊塢女演員,把一個原本不懂事的少女變成世故的女人詮釋得相當好。聽說,原著更精采,佳句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