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06-電影中的吉普賽史


2012年的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被貼上與猶太為敵,為納粹劊子手辯護的標籤。電影旨在探討無所不在的『平庸的邪惡』-奉命行事的納粹劊子手是否有罪?裡面有提到納粹的種族清洗對象除了猶太人外,還有吉普賽人。我查了相關文獻指出二戰中遭納粹屠殺的吉普賽人有25~50萬人之譜,但因為他們居無定所的特性,實際上被屠殺的人數可能更多。問題來了,我們看過不少關於納粹集中營的電影,像是《辛德勒名單》、《穿條紋衣的男孩》,怎麼壓根沒看見過吉普賽人的影子?

另一篇關於猶太人控制全球媒體的報導指出,統計1999年的紐約時報,當年關於二戰中猶太人處境的報導高達272則,而全年關於非洲的新聞卻不到80則,難怪「猶太人控制華爾街,統治好萊塢,甚至操縱美國新聞媒介」的傳聞時有所聞。而無權無勢的吉普賽人,遭到屠殺的命運連史書都甚少記載。

1988年庫斯圖力卡的《流浪者之歌》(Time of the Gypsies) 震撼世界。這是第一部吉普賽語電影,260分鐘的吉普賽史詩,荒誕而幽默,浪漫卻憂傷。電影描寫前南斯拉夫境內吉普賽人的宿命,用了許多魔幻寫實的手法,隱喻這個充滿傳奇與苦難民族的境遇,例如男主角的特異功能。電影開章吉普賽人聚賭,在牌運不佳手時口中不時冒出:「上帝究竟存不存在?」的疑問,對這個被上帝遺棄的民族來說,他們比任何民族都更常說這句話。電影中那充滿異國情調的音樂所負載的情感更勝於畫面,在命運屢屢遭逢劫厄時,族人們送上的也就只是音樂。

許多人對吉普賽人的負面聯想就是乞丐、扒手、妓女、女巫或人口販子,刻板印象是其神秘、占卜、髒亂與歌舞,許多曾經旅行歐洲的人都會被提醒要留意身邊吉普賽人

電影裡到處都有吉普賽人的形象:《咆哮山莊》裡性格乖僻的主角克里夫是吉普賽孤兒;《鐘樓怪人》中凱西莫多及費比斯隊長同時愛上的艾絲梅拉達是吉普賽舞者,她美麗善良卻命運悽慘;1998年《黑貓白貓》裡的兩個吉普賽男爵,做一些違法經營的事業;2000年《偷拐搶騙》(Snatch)裡的拳王米奇(小布飾演)操著怪異的吉普賽口音,性格瘋癲;2000年《濃情巧克力》裏使用古老馬雅的可可秘方,開了一家巧克力專賣店的薇安也是吉普賽女人;2003年《狂琴難了》裡當地兩名吉普賽樂手,演奏完《Gloomy Sunday》後,當場飲彈自殺;2006年大衛林區《內陸帝國》裡的第三個世界,傳說中波蘭女子的情人,是施詛咒的吉普賽人;2011年《交響人生》團員中有位吉普賽提琴手,演出當天帶著一群族人神乎其技地演出帕格尼尼24首狂想曲,讓女主角破涕為笑;還有2007年《星塵傳奇》中男主角母親被囚禁的大篷車和巫女都有吉普賽色彩。

西班牙的佛朗明歌舞也來自吉普賽。比才歌劇《卡門》中熱情奔放、敢愛敢恨的卡門就是吉普賽女人。《卡門》開篇當中就唱著:「愛是無法控制的, 愛情是個吉普賽小孩。」她勾引士兵荷西,卻在愛情到手後移情鬥牛士,卡門說她自己永遠是自由的,逼得最後荷西用匕首將她刺死。卡門到底是蕩婦?還是一個充分愛情自主者?或許她對於世俗法規和道德的蔑視才是她必須死的原因,而她的命運也正是吉普賽人命運的寫照。

回到歷史,追本溯源,吉普賽人到底來自何方?維基百科上寫著:吉普賽人就是羅姆人(Roma) ,來自印度,當年因為他們是種姓制度中最低等的賤民而逃離家鄉,「吉普賽」一詞是當時歐洲人誤以為他們來自埃及音變而來,他們還有很多不同的稱謂,法國人稱他們為波希米亞人、西班牙人稱為佛朗明哥人。目前全球為數1200萬人的他們有1/3沒有工作,九成以上在貧窮線下生活,大多居住在帳棚和馬車上,居無定所,不與外族通婚,也有自己的傳統習俗 。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沒有保障也不被認同。大部份的雇主都不願意雇用他們,為了生計只能偷拐搶騙,極高的犯罪率讓其飽受歧視與迫害,成了許多政府頭痛的問題族群。

15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認為吉普賽人是黑死病與性病來源,認定其是社會亂源,將之驅逐出境,其他國家亦跟進。從此,吉普賽人就不斷地遷徙,棲息的地方總是在隱蔽的荒鄉僻野。二戰後德國法院裁決戰爭期間對吉普賽人的迫害並非種族歧視,是出於社會安全需要吉普賽人依舊受社會歧視,甚至受到攻擊。捷克在1970年代曾強迫吉普賽女性結紮;2013年義大利內政部長倡議全面採集吉普賽人指紋,引發人權爭議; 同年瑞典警方亦針對吉普賽社區進行登記,引起輿論關注;2014年熱浪侵襲匈牙利,東北部歐茲德(Ozd)市長下令關閉貧困社區公共抽水幫浦,數千名吉普賽人排隊取水;2015法國北部尚普朗(Champlan)市長拒絕讓1名吉普賽寶寶下葬於市立公墓,遭控為種族主義者 。法國對羅姆人態度惡劣是有名的,前總統薩科奇就曾經說過:「吉普賽人聚居地是毒品販賣和嫖娼等非法活動的溫床,必須予以系統清除!」

以上提到的文藝作品當中,成為主角的吉普賽人經常被藝術化地渲染,更大程度上增添了這個民族的神秘和傳奇。但這些藝術奇葩,卻被更多的人認為是異端、威脅和永遠的配角。吉普賽人說:「我們的音樂,我們的藝術,我們的傳統服飾,都被偷走了,在世界各地的演奏廳和博物館裡,它們被當作西班牙、匈牙利、捷克或者是法國!」這個民族如此表達歷史對待自己的不公。

2012年匈牙利電影《隨風而弒》(Just the Wind)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曾在台灣短暫上映,電影根據2009年吉普賽人遭滅門屠殺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當年發生了九起汽油彈、獵槍攻擊事件,十多個吉普賽人家庭遭到攻擊,造成六人死亡,本片呈現就是一家四口遭屠殺前廿四小時的生活追蹤。導演客觀卻帶著壓抑的敘事手法,提示了吉普賽人每天面對那深植於文明社會裡對他們的偏見,以及導致的不平等對待。相較於連續攻擊的突發性,那種埋藏在日常生活遭遇的不平對待司空見慣,他們早已嗚住口鼻,因缺氧而逐漸窒息。那些言語諷刺與質疑,正是幾世紀以來,吉普賽人不斷面臨的基本生存權的問題。

2015年拿下柏林影展銀熊獎的《追拿吉普賽!》(Aferim!)以19世紀的羅馬尼亞為背景,從吉普賽奴隸制度探討歐洲封建社會晚期景況。儘管黑白拍攝抽離色彩,卻讓我們看見更赤裸、直接的社會惡習與階級差異。電影透過早期吉普賽奴隸制度借古諷今,展現層層交織的權力結構,上對下、男對女的欺壓與剝削,也忠實呈現所有對待奴隸的野蠻行徑,包括鞭刑、宮刑、奴隸販售,到對性的限制與索求,反映了吉普賽人在當今社會飽受歧視、不受各國政府重視的情形,而成為歐洲共同的社會問題。 

最後不能不提流著吉普賽血液、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導演湯尼葛利夫(Tony Gatlif)的「吉普賽三部曲」。1997年的《只愛陌生人》(The Crazy Stranger)講述專門研究種族音樂的法國浪人,因為一盒錄音帶的獨特歌聲,來到羅馬尼亞鄉村找尋那位吉普賽女歌手;2001年的《搖擺吉普賽》(Swing)是一部可以拿來看也可以拿來聽的電影;2004年《北非行路遙》(Exils)說的是兩個年輕人尋根的故事影片情節跟導演自身的經歷緊密相連。其實早在1993年葛利夫就拍了紀錄片《一路平安》(Latcho Drom)向吉普賽音樂朝聖,其起點就是印度。隊伍徵程長達一年,跨越了埃及,羅馬尼亞,匈牙利,法國,直到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以北非為終點。這個漫長的旅途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溯源吉普賽的千年歷史。

2016年德國拍了一部電影《八月的霧》(Fog in August)第一次觸及納粹屠殺吉普賽人的黑歷史,電影講述一個13歲男孩埃勒斯因無家可歸進入了一家醫院工作,但是他在那裏卻發現了令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納粹的安樂死計畫,他與朋友們團結在一起試圖破壞這個計畫。希望台灣有機會能上映本片。

廿一世紀肇始,歐洲各國呼籲重視吉普賽人公民權益的呼聲鵲起,匈牙利與波蘭立碑紀念被納粹屠殺的吉普賽人,美國與芬蘭等國立法禁止反吉普賽人法律,教宗方濟各也呼籲各國對吉普賽人拉近距離,國際組織更提出對吉普賽社區興建文化及教育中心的計畫。2015年匈牙利成立非營利組織 Romedia,希望用影片為吉普賽女性發聲,並與許多知名電視台(例如HBO)密切合作。初期營隊錄取了12個有潛力、18到24歲間的吉普賽女孩,並密集訓練她們學習攝影、剪接與製作動畫。教育是打破歧視與貧窮的第一步,每個受過教育的吉普賽人都有責任改變自己與周圍的人,她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或許很快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優質作品問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03-電影中的痲瘋病史

2015年一部由河瀨直美執導、樹木希林主演的日本電影《戀戀銅鑼燒》喚醒了人們對已經幾近消逝於文明社會的痲瘋病重新注視,片中神祕的老婦人德江會做出絕妙好吃的獨門紅豆餡,讓千太郎的銅鑼燒生意扶搖直上。但是當德江奶奶是一個痲瘋病患的傳言被散播開來以後,客人竟已不敢上門。好不容易重新站出來見到陽光的德江奶奶黯然辭職,當千太郎造訪「多摩全生園」後,電影掀開了上個世代那段痲瘋病患遭遇殘忍對待的歷史,他們不僅被隔離,還被禁止結婚與生育,甚至怕鈔票流通造成感染,印製了專門給漢生病患使用的代幣。連日本那樣的文明地區,都是到了1996年才廢除長達65年的漢生病強制隔法 。 2016年日本舉辦了一場「痲瘋病的歷史:人類的遺產」研討會,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在會議中發表了題為「在全生園的偶遇」之演講,講述自己與全生園療養者之間多年的交流及其對代表作品《魔法公主》所產生的影響。他說,《魔法公主》裡面黑帽大人的村子就是一個痲瘋村。他在創作瓶頸時經常在全生園散步,從痲瘋病資料館接觸的歷史裡深切感受到「人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涉及到作品製作,就是必須從正面去表現。」《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的命運就蘊含著身患痲瘋病帶著無法徹底消除的印記卻頑強生存的象徵意義。而全生園面積廣達32萬平方公尺的森林後來也成為《龍貓》、《魔女宅急便》當中森林場景的原型。 有趣的是,日文當中對於痲瘋病患曾被歧視性地稱之為「座敷豚」,意思就是「坐著的豬妖怪」,讓人不禁聯想起《神隱少女》當中的著名場景,千尋對著變成豬的父母高喊:「不能吃太胖,否則會被殺掉喔!」 痲瘋病的歷史悠久,是一種由痲瘋桿菌引起的周邊神經疾病,有傳染性但傳染力並不高。由於病患常見為面部畸形和四肢殘疾,在過去歷史上經常被認為是因鬼神、天命或道德敗壞而受到懲罰的惡疾, 其實人們不潔的飲食習慣與馴養動物密切接觸才是感染疾病的根本原因。關於痲瘋病的起源地點和時間的推測,一般咸認最有可能源於印度,再由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期帶到歐洲去。但中國在秦代就已經出現了收容癘病的「癘遷所」,建安七子當中的王粲與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痲瘋病患。 痲瘋病在古文獻與史冊紀載的足跡頗多,小說當中亦經常可見,例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甚至福爾摩斯探案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都曾經提及。《百

2018電影筆記56-(重看)美國《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由於想看看冰島的風光,與家人重溫了《白日夢冒險王》,沒想認真再次寫影評,就來認真分享一下電影冷知識: (1)電影中華特米提到過格陵蘭、冰島、尼泊爾與阿富汗,但其實這些外景全部都是在冰島拍攝。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白日夢冒險王》-電影中的冰島美景 (2)原著早在 1939 年發表,只有短短 2,000 多字,主角已婚,也不在雜誌社上班。 (3)原著第一次改編成電影是1947年,當年的製作人是Samuel Goldwyn。2013年版的電影製作人John Goldwyn,是原製作人的孫子,他原先屬意的主角人選其實是金凱瑞。 (4)華特從直升機跳進海裡時,遇到了鯊魚的攻擊,這麼冷的水溫,真的有鯊魚嗎?確實有一種叫小頭睡鯊的深海鯊魚可以存活,別名格陵蘭鯊,壽命可以長達400,但一生中浮出海水面次數可能不到五次。 (5)華特從船上得知攝影師Sean已經轉戰冰島之後,隔天就從格陵蘭到了冰島,兩地有那麼近嗎?的確很近,從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飛雷克雅未克只要三個多小時,比挪威還近。 (6)片中的呼叫「湯姆少校」那首歌的歌名是「Space Oddity」,有許多種版本,大衛鮑伊版比較常見。 (7)知名卡通人物史奴比(Snoopy)就是以華特米堤(Walter Mitty)作為個性範本的可愛米格魯。 (8)片中主角和主管在搶奪的那隻強力橡皮娃娃原文是「Stretch Armstrong」,谷歌一下應該到處都可以買到。 (9)努克(Nuuk)是格陵蘭自治領地的最大城市,不會只住了8個人,那裡實際有1.7萬人口。 (10)現實中LIFE雜誌的最後一期紙本版在2000年5月就停刊了,他的封面是醬的: 至於手機訊號那麼強與火山爆發死裡逃生兩案,我就不與置評了!最後祝大家:別停止做夢,更別停留在夢裡。

法蘭西式的性感

當然要談談法國女人。羊男沒有特別鍾情法國電影,但心儀的女星卻清一色是法國女人,所以當影評家大談法國電影流派和語言時,我還沒此功力,只能在此說說道道法國女人。我把最喜歡的女星排了名,第一是蘇菲瑪索(Sophie Marcheau),其他都是第二:艾曼紐琵雅(Emmanuelle Beart)、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和茱莉蝶兒(Julie Delpy)。這個排名純粹是個人感覺,但肯定的是,喜歡的不只我一人。 媒體常說法國女人「性感」,但法國電影中的「美女」不一定美在面孔上,但卻美在氣質和骨髓裏;她們的長相可以大相逕庭,性格也可以天差地遠。其實對「性感」 的認知因人而異,人們容易領會的是夢露式的性感,但對於法國女星多少心存迷惑。直到某天看到舒淇的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原話大意是:「男人之所以認為她性感,是因爲覺得可以把她哄上床。」男人對女人一向不負責說真話,只負責說童話。張愛玲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也寫過類似的話:「嬰兒的頭腦與成熟的婦人的美是最具誘惑性的聯合」。 但法國女人顯然只展示美好的胴體,卻不負責展示嬰兒頭腦。法國電影中的性愛描寫直接而不浪漫,少接觸的國人反而會不習慣。例如《親密》中男女主角每周三見面,一句話不說就做愛,連姓名都不問;《烈火情人》裡畢諾許接近蕩婦的行為,和男友之父做愛;但奇怪的是,她在銀幕上覆雨翻雲,你除了不覺得她淫蕩,還會覺得她風華絕代。激情與優雅,看似不能相容的兩種特質,卻活生生長融合在法國女星身上。但書是,如果你的修為是吳宗憲等級,你只會覺得她是「脫星」。台灣知道LV、CHANEL的人多,卻不太認識羅丹和雨果。 珍妮傑克遜露出一只乳房,全世界都在指責她猥瑣 ;蘇 菲瑪索在坎城也露出一只乳房,大家卻忙著上網下載珍藏!法國式的性感就是儘管裸露,卻不會讓人和「下流」聯想,即便她在電影中被男人征服,也無法折挫她骨 子裏的優越感。舒淇與夢露的外表滿足了男人的征服慾,所以性感。但法國女人和男人做愛,只因爲自己「想做愛」,與男人口味無關。她們不需特別裝扮,便可用 看似隨意搭配的服裝和無心一撇的眼神征服男人。她們既不打算像日本小女人用弱不禁風或些許受虐來取悅男人,也不同於美國大妞的熱辣舞孃與放浪形骸。除了拍 片,她們可以寫書、受邀講評、開口唱歌,甚至自己當起導演,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