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09-電影中的海盜史


鄭成功究竟是英雄或海盜在近年常有爭論,他的時代17世紀是大航海年代,當時東海及南海充滿了歐洲、日本及漢人的海上探險家、海盜與商人,船隻絡繹不絕。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降清前周旋於明朝、日本、歐洲的商人及海盜中間而成一方之霸。就某個史學角度來講,台灣近代史跟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史脫不了關係。

海盜的定義有時很難說清楚,比如鄭芝龍與張保仔只是因為沒有得到朝廷支持,否則他們的歷史定位就會不同。就像哥倫布在美洲大陸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大量掠奪黃金,奴役印第安人,開啟奴隸貿易的先河,只是因為他有政府的支持,最後還成了「發現」美洲大陸的人!

好萊塢膾炙人口的系列海盜電影,2007年《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裡有兩個華人海盜,由周潤發飾演的嘯風(Captain Sao Feng),人物原型是亦正亦邪的海盜張保仔;另外一位九大海盜王中有個中國女海盜,其原型來自於阿根廷大師波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一篇小說《女海盜秦寡婦》,此人考證是張保仔的夫人鄭一嫂,電影中由美日混血演員貴代費雪(Takayo Fischer)飾演。

張保仔台灣人對他不熟(台灣人對真實歷史的閹割),但香港人不可能沒聽過,根據他事蹟改編的港產電影至少五部,至今香港維多利亞港還有一艘古老手工製造「張保仔號」遊艇,可以載運遊客夜遊維港,「太平山」的命名也與他有關,山腰還有一條古道被命名為張保仔古道。(維基百科有可以查到)

張保仔十幾歲就跟了大海盜鄭一,後來當了第一手下,鄭一死後,和鄭一的老婆結為夫婦,繼承紅旗領導權。紅旗海盜團全盛時期時,擁領十萬海盜及超過六百艘戰船,堪稱南中國海最大的武裝勢力。赤鱲角海戰後招安,張保仔變成澎湖水師副將,最後因颱風死於海上。香港電影多以「義賊」形象塑造張保仔,因為他待人有情有義,做事講究原則,禁止姦淫婦女,到岸上採購物品也必定給錢,搶劫的對象都是官船和洋船。他在歷史上是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他促進了香港貿易的發展則毋庸置疑。

1973年邵氏出品的《大海盜》,由張徹、鮑學禮、午馬聯合導演,倪匡編劇,狄龍扮張保仔,身形一流又為人正氣,官差和土豪還把他錯認當將軍。女主角是于楓演的賞金獵人,整天想著活捉海盜。張保仔看到她拿自己的通緝畫像當練習飛刀靶子,也就只說句「二姑奶奶這樣太不夠朋友了」,還讓手下別難為她。

1993年《怒海俠盜》(又名:武狀元張保仔)李元霸飾演張保仔,葉童飾演鄭一嫂。電影故事從鄭一講起,敘述了張保仔當上首領的過程,還有海盜間的派系鬥爭,及海盜與林則徐、英國人之間的三角關係。故事裡張保仔與女友冬潮成親不符史實,鄔石二與洋人勾結並策動郭婆帶襲擊紅旗大本營也過於戲劇化。1995年徐克執導的《黃飛鴻之龍城殲霸》裡趙文卓扮演黃飛鴻,張保仔則是由易天雄飾演,不過此角色純粹只是個南方盜匪而已。

回頭說說中國史上最強女海盜鄭一嫂。她本姓石,原是名妓女,嫁給海盜頭子鄭一,以鄭一嫂之名傳世。短篇小說《女海盜秦寡婦》是根據 Philip Gosse 的《The History of Piracy》裡有關內容所改寫,估計多半是西方人將Cheng寫錯成Ching所致,根據晚近出爐的一些西方人士回憶錄所載,鄭一嫂才是紅旗海盜團的精神領袖。

在鄭一突然葬身大海後,紅旗海盜頓時群龍無首,黑、白、黃、藍、青等各旗在一旁虎視眈眈。在軍心浮動,內訌將起之際,張保仔凡事為義母出頭擔當,有勇有謀,於是鄭一嫂便刻意扶植張保仔。 下嫁義子那年,她32歲,他才21歲,倆人的結合將紅旗幫事業推向鼎盛期。香港海域是他們主要的地盤,帥營設於大嶼山,西營盤在扯旗山(即太平山)下,東營盤在銅鑼灣。

官方紀錄中對紅旗幫的記載不多,外界一般無法詳知。有一位曾被紅旗幫綁架的英國富商格拉斯,將被綁期間耳聞目睹的海盜日常生活寫成回憶錄,才將鄭一嫂的逸事公諸天下。據他的描述,紅旗幫有自己的造船工廠,鄭一嫂很早就向西方借鑒先進科學技術。紅旗幫的武器都是洋貨,其裝備之精良是大清水師無法相比的,因此不僅屢敗官軍,甚至重創過葡國艦隊。1822年,張保仔於澎湖過世時才36歲。鄭一嫂晚年定居澳門,也曾開設賭場,是澳門賭場先驅人物。

看過1983年《A計畫》的朋友應該都記得海盜王羅三炮,把成龍跟洪金寶打得稀巴爛,他的人物原型是張保仔的一個手下,在張被招安後獨留大嶼山稱王。飾演羅三炮的狄威可是在台灣當過兵的跆拳道高手,官拜陸軍上校。

與鄭芝龍、張保仔同時期的大海盜頭子還有徽王汪直,明末中國倭寇之亂,其實真的日本鬼子只占少數,多數都是中國海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汪直,他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甚為關鍵因而有較大歷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汪直有機會在海上貿易走私稱王,他發跡於當時貧窮的東南亞,走私商品是一些生活必須品。後來轉戰處於戰國混戰時代的,以進口軍火獲得了更高的利益。財大氣粗之後他野心膨脹,曾占據琉球群島稱王, 著名武俠電影導演胡金銓在1975年執導電影《忠烈圖》即是以明朝掃蕩汪直集團為故事經緯,結局數十名明朝捕快持大刀與日本倭寇持武士刀在海邊怒濤洶湧時格鬥十餘分鐘激烈場面,堪稱武俠片經典畫面,片中還能看到洪金寶、元彪這些後來的武打明星青澀模樣 。

2016年中國央視拍了一部紀錄片《開台王顏思齊》,此人是武裝海商(盜?)集團首領,在《臺灣通史》列傳中被尊為「開台王」,他在正史中的紀錄非常稀少,且與另一位活躍於日台的大海商甲必丹李旦太過相似,曾有學者認為顏思齊可能是李旦的化名,而鄭芝龍早期就是李旦的部下。顏思齊開始臺灣最早的大規模拓墾活動,台灣政府也曾在1959年於嘉義北港設立顏思齊登陸紀念碑,顏清標家族正是他的後代子孫。

我們跳回到《神鬼奇航》的世界,故事的背景是海盜的黃金時期(1691~1723),《金銀島》的故事也是發源於加勒比海盜們所搶劫埋藏的巨大財富傳說。而強尼戴普飾演的傑克船長原型人物又是誰呢?許多人推測是巴沙洛繆.羅伯茨船長(Bartholomew Roberts, 1681~1722),當年他控制的海域範圍從非洲一直到加勒比海沿岸。在短短的四年中,他的海盜艦隊擴充到 400 艘海盜船。羅伯茨以冷血著稱,劫船從不留活口,其船隊主要是在販賣黑奴 。羅伯茨相貌英俊,喜歡穿著華麗的服飾。他是少有的禁酒主義者,且禁止船員賭博,鼓勵他們向上帝祈禱。他說:「我的座右銘就是過及時行樂的生活。」

另外一個可能是傑克船長原型人物的是海盜旗的宣揚者白棉布傑克(Calico Jack),他與兩位知名的女海賊同數一個海盜集團-安妮•邦尼(Anne Bonny)與瑪麗•雷德(Mary Read)。柯南劇場版《紺碧之棺》裡面傳說中的兩名女海盜正是此兩位。船上的瑪麗和安妮都是男裝打扮,在東西方女人出海都是有禁忌的。兩人之所以出名不在於傑克海賊團的強大(同時期的黑鬍子比他們叼得多),而在傑克被圍剿的時候,他與他船員都躲了起來,唯有瑪麗和安妮在甲板上與英軍奮戰。

《神鬼奇航4:幽靈海》裡面還有一個黑鬍子海盜愛德華•蒂奇(Edward Teach, 1680~1718),他應該是名氣最響亮的海盜,在動漫《海賊王》的後半段故事裡掀起滔天巨浪的《白鬍子》愛德華,和《黑鬍子》汀奇,名字就是從他而來。他的惡名昭彰所依靠的不是強大火力,而是他自己建立起來的嗜殺與酷刑恐怖形象,直到今天還被西方國家的母親們用來嚇唬不聽話的小孩。他的形象曾在非常多的影視作品中出現,包括小飛俠裡面的虎克船長,2015年改編的真人電影《潘恩:航向夢幻島》裡面,就有一個大反派海盜「黑鬍子船長」,由「金鋼狼」休傑克曼來詮釋。黑鬍子的下落不明的寶藏一直是一個謎,2006年美國考古學家克里斯·索斯利則帶領一支13人考古隊伍,潛入海底6到7.5米深處,發掘了安妮女王復仇號(Queen Anne's Revenge)的沉船殘骸,又掀起了一陣黑鬍子熱。

講了這麼久的海盜,怎麼還沒輪到《北海小英雄》所屬的北歐維京海盜?時代不一樣啦,北歐海盜的興起在中世紀時期,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時間裡,北歐海盜縱橫海上,給歐洲文明帶來極大地破壞與衝擊。電影中的北歐海盜,如2007年《征服者》(Pathfinder),便是講述古代維京人飄流到美洲大陸燒殺搶掠的事蹟,他們比哥倫布更早,於西元10世紀末到達美洲,這是被考古學證明的,但整個故事的人事物則是虛構的。

1999年的《十三勇士》(The 13th warrior)裡面,班德拉斯遇到的那群北歐人乘坐著龍頭戰艦,以及動畫片《貝奧武夫》、《馴龍記》、《維京海盜 Asterix and the Vikings》的主角都是維京海盜,其實還有很多沒在台灣上映的歐洲電影裡都提到過維京海盜,族繁不及備載,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北歐電影裡面有一首非常悅耳好聽的插曲,結果那是維京人自豪於燒殺搶掠的海盜之歌!

工業時代來臨後,各國海軍實力大大加強,海岸巡邏更嚴密,海盜們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幾乎銷聲匿跡。然而,海盜並未從此絕跡,晚近幾年,索馬利亞漁民的傳統捕魚法技術原始,敵不過外來的非法拖網漁船,海域資源被搜刮一空後轉型為武裝海盜,讓好萊塢又有了電影題材可拍,像是2013年的《怒海劫》,片中所提到被挾持的台灣船穩發161號 , 在 2009年4月就被海盜挾持,直到2010年2月11日付了贖金,才被釋回 。索馬利亞的海盜故事其實也隱含了全球化下的非洲漁民悲歌,除了當海盜,他們有別的路可去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羊男電影考古講堂03-電影中的痲瘋病史

2015年一部由河瀨直美執導、樹木希林主演的日本電影《戀戀銅鑼燒》喚醒了人們對已經幾近消逝於文明社會的痲瘋病重新注視,片中神祕的老婦人德江會做出絕妙好吃的獨門紅豆餡,讓千太郎的銅鑼燒生意扶搖直上。但是當德江奶奶是一個痲瘋病患的傳言被散播開來以後,客人竟已不敢上門。好不容易重新站出來見到陽光的德江奶奶黯然辭職,當千太郎造訪「多摩全生園」後,電影掀開了上個世代那段痲瘋病患遭遇殘忍對待的歷史,他們不僅被隔離,還被禁止結婚與生育,甚至怕鈔票流通造成感染,印製了專門給漢生病患使用的代幣。連日本那樣的文明地區,都是到了1996年才廢除長達65年的漢生病強制隔法 。 2016年日本舉辦了一場「痲瘋病的歷史:人類的遺產」研討會,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在會議中發表了題為「在全生園的偶遇」之演講,講述自己與全生園療養者之間多年的交流及其對代表作品《魔法公主》所產生的影響。他說,《魔法公主》裡面黑帽大人的村子就是一個痲瘋村。他在創作瓶頸時經常在全生園散步,從痲瘋病資料館接觸的歷史裡深切感受到「人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涉及到作品製作,就是必須從正面去表現。」《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的命運就蘊含著身患痲瘋病帶著無法徹底消除的印記卻頑強生存的象徵意義。而全生園面積廣達32萬平方公尺的森林後來也成為《龍貓》、《魔女宅急便》當中森林場景的原型。 有趣的是,日文當中對於痲瘋病患曾被歧視性地稱之為「座敷豚」,意思就是「坐著的豬妖怪」,讓人不禁聯想起《神隱少女》當中的著名場景,千尋對著變成豬的父母高喊:「不能吃太胖,否則會被殺掉喔!」 痲瘋病的歷史悠久,是一種由痲瘋桿菌引起的周邊神經疾病,有傳染性但傳染力並不高。由於病患常見為面部畸形和四肢殘疾,在過去歷史上經常被認為是因鬼神、天命或道德敗壞而受到懲罰的惡疾, 其實人們不潔的飲食習慣與馴養動物密切接觸才是感染疾病的根本原因。關於痲瘋病的起源地點和時間的推測,一般咸認最有可能源於印度,再由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期帶到歐洲去。但中國在秦代就已經出現了收容癘病的「癘遷所」,建安七子當中的王粲與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痲瘋病患。 痲瘋病在古文獻與史冊紀載的足跡頗多,小說當中亦經常可見,例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甚至福爾摩斯探案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都曾經提及。《百

2018電影筆記56-(重看)美國《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由於想看看冰島的風光,與家人重溫了《白日夢冒險王》,沒想認真再次寫影評,就來認真分享一下電影冷知識: (1)電影中華特米提到過格陵蘭、冰島、尼泊爾與阿富汗,但其實這些外景全部都是在冰島拍攝。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白日夢冒險王》-電影中的冰島美景 (2)原著早在 1939 年發表,只有短短 2,000 多字,主角已婚,也不在雜誌社上班。 (3)原著第一次改編成電影是1947年,當年的製作人是Samuel Goldwyn。2013年版的電影製作人John Goldwyn,是原製作人的孫子,他原先屬意的主角人選其實是金凱瑞。 (4)華特從直升機跳進海裡時,遇到了鯊魚的攻擊,這麼冷的水溫,真的有鯊魚嗎?確實有一種叫小頭睡鯊的深海鯊魚可以存活,別名格陵蘭鯊,壽命可以長達400,但一生中浮出海水面次數可能不到五次。 (5)華特從船上得知攝影師Sean已經轉戰冰島之後,隔天就從格陵蘭到了冰島,兩地有那麼近嗎?的確很近,從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飛雷克雅未克只要三個多小時,比挪威還近。 (6)片中的呼叫「湯姆少校」那首歌的歌名是「Space Oddity」,有許多種版本,大衛鮑伊版比較常見。 (7)知名卡通人物史奴比(Snoopy)就是以華特米堤(Walter Mitty)作為個性範本的可愛米格魯。 (8)片中主角和主管在搶奪的那隻強力橡皮娃娃原文是「Stretch Armstrong」,谷歌一下應該到處都可以買到。 (9)努克(Nuuk)是格陵蘭自治領地的最大城市,不會只住了8個人,那裡實際有1.7萬人口。 (10)現實中LIFE雜誌的最後一期紙本版在2000年5月就停刊了,他的封面是醬的: 至於手機訊號那麼強與火山爆發死裡逃生兩案,我就不與置評了!最後祝大家:別停止做夢,更別停留在夢裡。

法蘭西式的性感

當然要談談法國女人。羊男沒有特別鍾情法國電影,但心儀的女星卻清一色是法國女人,所以當影評家大談法國電影流派和語言時,我還沒此功力,只能在此說說道道法國女人。我把最喜歡的女星排了名,第一是蘇菲瑪索(Sophie Marcheau),其他都是第二:艾曼紐琵雅(Emmanuelle Beart)、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和茱莉蝶兒(Julie Delpy)。這個排名純粹是個人感覺,但肯定的是,喜歡的不只我一人。 媒體常說法國女人「性感」,但法國電影中的「美女」不一定美在面孔上,但卻美在氣質和骨髓裏;她們的長相可以大相逕庭,性格也可以天差地遠。其實對「性感」 的認知因人而異,人們容易領會的是夢露式的性感,但對於法國女星多少心存迷惑。直到某天看到舒淇的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原話大意是:「男人之所以認為她性感,是因爲覺得可以把她哄上床。」男人對女人一向不負責說真話,只負責說童話。張愛玲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也寫過類似的話:「嬰兒的頭腦與成熟的婦人的美是最具誘惑性的聯合」。 但法國女人顯然只展示美好的胴體,卻不負責展示嬰兒頭腦。法國電影中的性愛描寫直接而不浪漫,少接觸的國人反而會不習慣。例如《親密》中男女主角每周三見面,一句話不說就做愛,連姓名都不問;《烈火情人》裡畢諾許接近蕩婦的行為,和男友之父做愛;但奇怪的是,她在銀幕上覆雨翻雲,你除了不覺得她淫蕩,還會覺得她風華絕代。激情與優雅,看似不能相容的兩種特質,卻活生生長融合在法國女星身上。但書是,如果你的修為是吳宗憲等級,你只會覺得她是「脫星」。台灣知道LV、CHANEL的人多,卻不太認識羅丹和雨果。 珍妮傑克遜露出一只乳房,全世界都在指責她猥瑣 ;蘇 菲瑪索在坎城也露出一只乳房,大家卻忙著上網下載珍藏!法國式的性感就是儘管裸露,卻不會讓人和「下流」聯想,即便她在電影中被男人征服,也無法折挫她骨 子裏的優越感。舒淇與夢露的外表滿足了男人的征服慾,所以性感。但法國女人和男人做愛,只因爲自己「想做愛」,與男人口味無關。她們不需特別裝扮,便可用 看似隨意搭配的服裝和無心一撇的眼神征服男人。她們既不打算像日本小女人用弱不禁風或些許受虐來取悅男人,也不同於美國大妞的熱辣舞孃與放浪形骸。除了拍 片,她們可以寫書、受邀講評、開口唱歌,甚至自己當起導演,是真正